第19部分(第3/4 頁)
為責任乾杯
一次,與幾位同事聚到一起吃飯。我們是一批考到這個單位的。其中有位同事也是孤身一人在外奮鬥了許多年,在這個城市安家娶妻生子。席間,他談到,我們有許多共同處,在追求事業的過程中,也需要對老人、對孩子、對家庭盡到責任。我聽了,深有感觸,倒了滿滿一杯酒,說:“對,我們為責任乾杯。”然後,共同一飲而盡。
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為人民,我們都須切實擔當起應負的責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正如大學生楊濟源所說:“人可以沒有才,可以沒有錢,但不可以沒有責任感。”
後顧之憂
為追逐理想,離家越來越遠了,但無論走到那裡,家裡都有一個老媽媽,都是我的牽掛。她是個開明的人,生養了四個兒女,儘管越來越上年紀,卻從來不要求兒女工作生活守著她,為她養老。對於兒女們的選擇和努力,她都是一個支援的態度,一句話:她所做的都是為了兒女,都是為孩子著想,唯獨沒有想過自己。
現在,我最大的願望就是母親永遠身體健康,這是她的福分,也是做孩子的福分。但一年年過去,她的年歲也在增多,今年六十歲了,養老是個很現實的問題,孩子都不在身邊,母親怎麼辦?我常思慮這個問題。
讓母親跟在身邊可行嗎?曾經讓媽媽隨我們在城市居住,但不到兩週時間,她就適應不了了,茶飯不思,脾氣見長,整天唸叨家裡的豬是不是跑了,羊是不是吃不飽了,我知道,她是想家了,想居住了三十多年的家了,儘管是幾間土房子,她也舍也不得離棄。看母親跟著我們在城市生活的樣子,哪裡是享福啊?而是痛苦,是折壽。既不能捨棄工作守在母親身邊,又不能讓母親獨自一人在家生活,兩難選擇,這大概就是古人講的忠孝難兩全吧。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細微之處見精神
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大家都知道,但在工作生活中,並不是所有人所有時候都能夠做到注意細節的。我也沒有完全做到,如有一次填寫法律文書,案由填了“共同受賄”,讓檢察長簽字時指出來了,嚴格的講沒有共同受賄這個罪名,應該填寫“受賄”。
還有一天,工作很忙,領導安排起草的兩份檔案出現了錯誤,一份是一個字錯了,一份是檔案抬頭不恰當,看似小問題,實則十分嚴重,至少說明自己比較粗心,不認真細緻。做文字工作以及其他工作,要認真、認真、再認真,不可有絲毫紕漏,小漏洞可能釀成大錯誤,甚至是無法彌補的錯誤,所以要慎而又慎,速度可以慢一點,準確性一定要高,丁是丁,卯是卯,不可有半點虛的。
工作中,越是忙越要細緻入微,忙中出錯是要承擔責任的。一次將檔案草稿交給領導,他放下了,過了兩天他找不到了,又向我要,從哪拿來給領導呢。虧得檔案不是很重要,之後領導又找到了,如果檔案緊要又找不見,怎麼辦?後來,準備了一個檔案物品登記本,防止出現差錯,責任不清了。
做一名公務員,在機關工作,多數工作是瑣碎的,做好了不起眼,做壞了就有可能影響工作大局,影響單位形象。因此,我們在工作中盡力從細微處考慮周密,防止失誤發生。用一句話講就是:再簡單的事情都做對了就不簡單,再平凡的事情都做好了就不平凡。
機關最難的事情
機關的事情很繁雜,最難的事情是什麼?我個人體會,在本職業務上沒有什麼難事,最難的不是工作,而是人際關係,包括和領導同事以及周圍所有人的關係。
最難的事情往往也是最重要的。在工作中,如果沒有人肯定你的勤奮、沒有人認可你的能力,你的努力多是無用功。在現實中,讓別人對你肯定認可,前提條件是有一個比較良好的人際關係。美國成功學者卡耐基說過一句話:一個人的成功,30%靠個人專業能力,70%靠人際關係。這個比例不一定贊同,但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朋友講:“我幹工作乾的挺好的呀,領導怎麼不提拔我呢?一定是有潛規則在裡面,一定是我沒有跑沒有送的緣故。”這就是辦公室的歸因定律:凡是職務上不去的,眾口一詞就是不會拉關係,朝中無人沒後臺,沒有人認為自己的能力素質不夠。這是最體面的理由。其實這種說法是有一定問題的,你乾的好不好,誰來評價,只有自己說好,那不是好。誰肯說自己不好,有些官員在臺上大唱讚歌,在背後大肆*,在臺下群眾大罵呢。因此,大家說你好才是好,也就是要有領導認可,要有群眾基礎。一般工作人員與領導接觸機會較少,領導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