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頁)
也讓我想到美國總統林肯,他們有許多共同之處,林肯也是盧武鉉非常崇敬的人。
他們都出身卑微。林肯出生在一個清貧的鞋匠家庭,用他自己的話說,他的童年是“一部貧窮的簡明編年史”; 盧武鉉出生在被稱作“即使烏鴉飛來也因沒有食物而哭著飛回去”的貧窮村落裡,他的父親更是當地“窮人中的人”。但他們都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他們都酷愛讀書。林肯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他自己說:“我一生中進學校的時間,加在一起總共不到一年。”但他勤奮好學,一有機會就向別人請教,放牛、砍柴、挖地時懷裡也總揣著一本書,休息的時候,一邊啃著粗硬冰涼的玉米餅子,一邊津津有味地看書。盧武鉉也沒有顯赫的學歷,釜山商業高中是他學校生涯的最後一站,也使他成為韓國曆任總統中學歷最低的一位,但他曾在山上蓋一座茅草屋,取名“磨玉堂”, 夏天挖一個深坑,在裡面涼爽的環境裡學習,而冬天就鑽進被窩裡苦讀,潛心學習。
他們都是自學成為律師。林肯25歲時管理鄉間郵政所,從事土地測量,並在友人的幫助下刻苦鑽研法律,幾年後成為一名律師。盧武鉉一邊四處打工一邊埋頭自學,備戰司法考試,經過10年艱辛自學,盧武鉉終於在自己的而立之年透過韓國司法考試,之後成為專業律師。
他們都是在失敗與屈辱中前進。林肯,22歲,生意失敗;23歲,競選議員失敗;24歲,生意再次失敗;25歲,當選議員;26歲,情人去世;27歲,精神崩潰;29歲,競選州議長失敗;37歲,當選國會眾議員;39歲,國會眾議員連任失敗;46歲,競選參議員失敗;47歲,競選副總統失敗;49歲,競選參議員再次失敗;51歲,當選美國總統。盧武鉉連續考了十年才取得律師資格,總共參加過六次選舉,其中包括四屆國會議員選舉和一次補選,以及一次釜山市長選舉,他只當選過兩次,但失敗的經歷並沒有挫傷他的政治熱情,直至當選韓國總統。
他們都不是為了個人奮鬥。林肯在年輕的時候看到美國黑奴被虐待的悲慘景象,憤怒地說:“太可恥了!等一天我有了機會,一定要把這奴隸制度徹底打垮。” 他在擔任美國總統後,頒佈了《宅地法》,發表了《解放黑奴宣言》,贏得了南北戰爭勝利,維護了聯邦統一,從而成為美國民眾聲望最高的總統。盧武鉉年輕時積極投身於時局運動,為勞工運動和窮苦百姓的命運奔走,捍衛以底層民眾的權利,從1981年的釜林事件開始,盧武鉉一直對抗當時的軍事政權併為受壓迫的勞動者和學生爭取權益,被國民稱為平民總統和草根總統。正是由於偉大的目標,才產生強大持久、奮鬥不息的動力。
他們都擁有誠實、正直、勤奮、自強、堅韌等優秀的精神品質,他們都是為了理想鍥而不捨、堅忍不拔地奮鬥,他們都是我非常崇敬熱愛的人。然而,現在林肯死了,盧武鉉死了,我還活著,我們都還活著,心中悲感油然而生,決定寫一篇紀念林肯和盧武鉉的文章,只有這篇文章至今還沒有寫,我認為感情和理性還需要積澱,需要醞釀。盼望我們的民族也多有他們這樣的人,為*,為民眾,為民生。
最後引用林肯一句話,與所有拼搏在人生道路上的朋友共勉:
雖然有過心碎,但依然火熱;
雖然有過痛苦,但依然鎮定;
雖然有過崩潰,但依然自信。
因為我堅信,對屢戰屢敗的最好辦法,就是屢敗屢戰,永不放棄。
公平的問題
滾滾前行的歷史車輪,讓我們周圍許多成為稀缺資源,比如煤炭、石油,再比如公平、正義,然而這些是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得到的。
*總理說:“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有光輝。”不管太陽與公平正義誰更有光輝,我們都希望太陽和公平正義的光輝同時照耀在共和國每個公民身上,希望太陽的光輝對每一個人不多不少,希望一碗水不偏不倚。
然而,希望只能是希望而已。太陽有打瞌睡的時候,赤道的朋友和北極的朋友接受到的光輝就是不一樣的。
公務員招考,大家非常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就是公平正義的問題。網上和周圍許多人詢問公務員招考是否有黑幕這個問題。我認為,詢問這個問題的人有兩種:一種是盼望沒有黑幕的,另一種是盼望有黑幕的。
前一種大家好理解,希望公開、公平、公正,競爭,擇優,自己別被黑掉了,一身才力不能報效國家和社會;後一種其實也好理解,如果有機會的話,可以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