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財經評論家,暢銷書《中國怎麼辦》作者)
序二 曹建海:制高點與開發商及其喉舌搏鬥
一
當今中國的網際網路上,人們把我、時寒冰、牛刀並稱為“地產三劍客”起於2007年8月25日。當天,我們三人一起參加“地產三劍客”欄目的影片直播,激辯“瘋狂拿地對房地產的影響”。牛刀作為嘉賓發表觀點,反應敏捷,觀點獨到,自成體系,令人擊節。這期節目因為言語大膽、犀利,在網友中間產生了強烈反響。
兩年前,我和牛刀都被評為“2007新浪房產10大部落格”,抱著置身龍潭虎穴的想法,我到場了。比起2006年的峰會,2007年峰會在多個方面遠遠不及,似乎預示房地產市場將風光不再。座位的周邊幾乎全是開發商和中介機構負責人,沒有我願意交流的人。當主持人宣佈獲獎名單並上臺領獎時,我發現還有網路地產名人牛刀。我知道牛刀是代表公眾說話的,於是找到他自報家門,看得出他也很熟悉我的名字,且非常樂意和我認識,我們互留了電話和聯絡方式。就這樣,我們相識了。
當年7月12日在鳳凰衛視錄製“一虎一席談”節目,我們一起作為嘉賓出席。這次節目牛刀比較沉默,我甚至懷疑他可能不擅言辭。牛刀事後談到:“在錄節目時,巧遇曹建海博士,他有一句話令我怦然心動:‘政府應從房地產的利益鏈中退出。’這對目前房地產市場來講是非常有意義的。”這讓我和牛刀有了惺惺相惜之感。此後,我對牛刀的理論水平和表達能力,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牛刀在全國產生巨大影響,是他在2007年7月11日與北京大學教授徐滇慶關於深圳房價打賭的事件。在賭局將要揭開的2008年7月,他們的勝負成為全國人民最關注的娛樂事件,但對於每個當事人卻是事關個人聲譽的重大事件。因為這場PK,總得有一個體無完膚的輸家,做一個不願意做的道歉,供全國人民娛樂開懷。眼見事實不可更改,徐滇慶教授提前在《南方都市報》刊登了一版“道歉宣告”。
“牛徐賭局”遂以牛刀的完勝而告終,牛刀從此名聲大振,媒體採訪和各地的邀請不斷,期間牛刀多次從上海飛來北京,我們之間的交流就更多了。這段時間我感覺牛刀的信心更堅定了,知識面也更廣更深了。牛刀多次和我探討宏觀經濟等相關問題,他的文章也由房地產市場,轉向通貨膨脹、匯率、貨幣投放等更加宏觀的領域,觀點也更為犀利,可謂站在了與開發商及其喉舌搏鬥的制高點。
二
牛刀的本名是陳乾,不過知道他本名的人太少了;而網上有關牛刀的文章鋪天蓋地,甚至蓋過了“小試牛刀”這一千古成語。在我認識的人當中,牛刀是最重視網路話語權的人士之一。他很早就在人民網、搜狐、新浪、騰訊、鳳凰網、網易、和訊、天涯、百度等開有部落格,並親自維護。以前,網上名人在公眾眼中的印象多是“混亂”、“不正規”、“雜牌軍”,把主要精力投放在網路上是需要冒險和承受壓力的。可貴的是,牛刀堅持下來了,並終於獲得了成功。現在,網路名人的影響力甚至超過了電視名人,牛刀的各大網站部落格,每年都有五百萬次以上的瀏覽量,總計已經接近1億次,牛刀成為網路炙手可熱的紅人,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當前,全世界的房地產市場還處在低迷之中,中國樓市似乎已經率先甦醒。隨著房價的逐步回落,特別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為拯救房地產市場,在稅收、信貸、入戶等方面給予政策優惠,房地產的成交量開始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放大,房價的下跌也呈明顯減緩的態勢,有的專案甚至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
開發商集體歡呼樓市出現回暖,積極配合政府救市苦心營造的“小陽春”。可是令開發商們痛恨的是,牛刀的部落格文章刺破了這個“小陽春”。牛刀的《中國樓市假按揭風波》、《誰能解讀深圳國土局的資料?》、《開發商為什麼要以假按揭製造小陽春?》等文章,直接刺中了開發商虛假造勢、藉以誘導公眾進入房地產市場的七寸,廣大公眾由此看清了開發商一貫造假的本來面目。由此,開發商們恨死了牛刀,各種造謠中傷紛至沓來,牛刀淡然處之,表現了“地產三劍客”的胸懷和大將風度。
三
認識牛刀的文學才能源自他寫的詩,他其實是早有詩才的。我記得,2008年12月初,牛刀看到時寒冰先生鼓琴,詩興大發,當晚寫了一首詩獻給寒冰先生,獲得了網友的一致稱讚;牛刀再接再厲,也給我寫了一首,寫得更長了,字詞中體現了朋友間善意的激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