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第2/4 頁)
這冰天雪地裡,卻對這片寒冷毫無感覺的樣子。
“哈哈哈哈哈……快了,都快好了……”
=======================================================
關於暗月信仰。
先從我們這個世界的月亮說起吧。
在46億年之前,地球正在孕育當中,地球上的生命更沒有誕生。太陽系還處於混沌初開的太陽星雲階段。在年輕太陽的周圍,龐大的氣體塵埃星雲中,塵埃與塊狀岩石不斷的凝聚、碰撞、吸積,星雲中的部分物質開始生成為環繞太陽的行星和衛星系統。
對於40億年前月球的形成。人們提出了多種假說。一種假說是分裂說。即有人認為在太陽系形成初期。地球和月球原是一個整體,那時地球還處於熔融狀態,由於地球自轉非常快,因此月球透過離心力從地殼中分裂出來了。但這要求地球的初始旋轉速度太快以至難以令人置信。另一種假說是俘獲說,即有人認為月球是地球透過地心引力俘獲的現成天體。但這要求一個實際上不可行的擴充套件的地球大氣層來散發穿過大氣層的月球的能量。還有一種假說是同源說。即有人認為地球和月球是在最原始的吸積盤裡形成的。但這無法解釋月球中金屬鐵的剝奪。而且這些假說還不能解釋地一月系統所要求的高標準角動量。
還有一種假說是碰撞說。即有人認為地-月系統是一次大碰撞的結果:一個火星大小的天體撞上剛剛形成的原始地球。爆炸的物質進入環繞地球的軌道。然後積聚形成月球。然而。隕石分析表明火星和行星這些太陽系內的天體具有與地球大不相同的氧和鎢同位素組成。而地球和月球具有幾乎相同的同位素組成。發表在2012年的對apollo月球樣本所作的鈦同位素分析也表明月球和地球具有相同的組成。這與月球形成的碰撞說相矛盾。另外,若真的發生了這樣的碰撞。則碰撞過程中所釋放的巨大能量以及隨後在地球軌道中發生的物質重聚將融化整個地球外殼,形成岩漿海洋。新形成的月球上也有它自己的岩漿海洋。估計海洋深度從500km到整個月球半徑之長而事實並非如此。可見碰撞說也不成立。
既然月球既不是被地球俘獲的一個現成天體。也不是地球與別的天體碰撞的產物。因此月球只能是地球自身的產物。但是,地球也不具有足夠的轉速來把與地球緊密相連的月球部分隨意丟擲去。因此。月球應該是在特殊力的綜合作用下從地球分離出來。進入繞地球旋轉的軌道,形成環地衛星。
而在這個世界,月就是大地本身分裂出去的一部分,是腳下大地的一部分,並充當著守護神的角色。這個世界的信仰也已經由對守護者、對母親的崇拜取代了過去的創世崇拜,普通民眾們都無比虔誠地信仰著他們的保護者,而並沒有對更強大更光輝的太陽或者宇宙統治者之類的崇拜,換而言之,這個世界的普通民眾不崇拜強大的力量,不崇拜太陽,不崇拜不知是否存在的創世神明,而是崇拜著大地的守護者,崇拜著母親一樣的角色,崇拜著月亮,但這個世界的統治者卻並不相信月的,這也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
在我們這個世界裡,月球永遠都是一面朝向我們,這一面習慣上被我們稱為正面。另外一面,除了在月面邊沿附近的區域因天秤動而中間可見以外,月球的背面絕大部分不能從地球看見。在沒有探測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個未知的世界。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幾乎沒有月海這種較暗的月面特徵。而當人造探測器執行至月球背面時,它將無法與地球直接通訊。這也是小說中所謂的暗月。
而在這個世界,對月的崇拜原本也是分為明月信仰和暗月信仰的,但後來因為政治原因,明月信仰被消滅了,這也是目前只剩下暗月一支,暗月被尊為國神的原因。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第五十章 我就是貞德
讓我們把時間撥回到前一天的夜裡,以我們的上帝視角看那已經是過去發生的事情。看,那天空中的巨大鐘表輪盤,只要我們輕輕的撥動,那指標就緩緩地向前面移動……好,就在這裡了,不多不少,正是這個時刻……
此時此刻……
在王宮最陰暗的角落裡,獅王和司正謀劃著一個見不得光的計劃。
“你之前的想法我考慮了一下,我並不覺得很恰當。”獅王開門見山地說出自己的看法。
“哦?”司揚眉,“那我倒要聽聽你的理由。”是的,在此之前,兩人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