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頁)
可以看清前面的情況。北面的地平線被黑色的煙霧籠罩著。透過天空的烏雲可以隱隱約約地看到太陽。
………【第47章 底價不會低於三十萬】………
一個多小時過後,我們幾人清裡出了方園二十平米,五十厘米厚的沙土。除一些挖掘出的陶瓷碎片外,能夠見到完整的就是幾具骷髏頭。畢竟是法醫學出身的夢麗,從這幾具骷髏頭上已經判斷出骷髏頭骨應該是大月氏人種。她的觀點是;月氏是西元前3世紀至西元1世紀在今甘肅河西走廊的敦煌、祁連山以及蒙古一部分之間的遊牧民族。大約遠在戰國初期,月氏居於河西時與匈奴有著密切的關係,與匈奴、康居、烏孫、大宛習俗相同。
深知歷史的羅圓圓,很贊成夢麗這種說法。她的補充是;月氏人在河西及遷居伊犁河流域時,都以遊牧為主。自南下大夏後,大部分逐漸定居和從事農業,並有比較達的水利灌溉系統。大月氏王國城市和商業也很繁榮。特別是由於絲綢之路在西域的南北兩道,越過蔥嶺均進入大月氏境內,因此,大月氏曾是古代溝通歐亞經濟文化聯絡的咽喉要道和中轉站,對中西經濟文化交流起過重要的中介作用。
關於她們所說的月氏,我也瞭解一二,只是沒有參與。兩個女人各用自身素質,你一言我一語說得正起勁的時候,站起來多看幾眼夢麗的楊大京,本來就不甚好看的臉色,剎那間陰沉了起來。走過來一點不給夢麗留面子的他,從手中拿過骷髏頭,向湖心拋去:“骷髏就是死人骨頭,不算古董,有什麼好看的。”
楊大京的動作,一下子令兩個興高采烈中的女人尷尬起來。張大了嘴巴不敢置信的瞪著他的我,只能是搖搖頭苦笑起來。這楊大京做事,真是太過份了。
“實在是找到另一半了,”從坑底下上來我,遞給楊大京一支菸。心道這楊大京也真是的,眾人已經夠賣勁的了。他的語氣也不應該那麼僵硬,好像全世界欠了他幾百萬似的。
臉成了苦瓜樣的楊大京,調整了下心態,站起來懶洋洋的伸著腰,打著哈欠道:“回去休息吧,真是太可惜了。”
說罷,跳上土坑的楊大京,拿起那半個人面魚紋彩陶盆,高高舉起後,似乎是想把它摔成百半。卻被坑下羅圓圓的一嗓子,制止在半空中:“那可是國寶。”
放下那半個人面魚紋彩陶盆的楊大京,一臉不相信地模樣。略一猶豫,神色才有了些黯然道:“羅老師,考古也好,盜墓也罷。你能不能用你的看法,對這裡產明一下你個人的觀點?”
“還不死心?呵呵……”“怎麼說呢?夢麗不是已從那幾具出土的骷髏頭,上已經判斷出骷髏頭骨應該是大月氏人種嗎?至於我們目前還未挖到你所期望的那些古董,也只能說是當時這裡出現大月氏人種時,我們腳下這個地方,並不一定就是大月氏人種主要生存的場所。況且大月氏人,大多數人都以遊牧為主。”
“如果說這裡不大月氏人種主要生存的場所,也說得過去,想必幾千年前的這裡,決不是眼前這一湖水的水域。能不能說明這四周的大漠下,曾經掩埋過一座人類未知的城池呢?”
楊大京的大膽設想,令有些哭笑不得的羅圓圓木然在了當場,臉色頓時煞白不止,貝齒緊緊咬住嘴唇,嬌軀忍不住輕顫起來道:“楊大京你的想像能力並不高,這一問題,我看你是小說《鬼吹燈》看多了。就算你猜對了,有用嗎?怎麼來證實?不會是讓我們幾個人,拿著這破鐵鏟在此挖掘吧?”
“那到不會,只是隨便說說,”楊大京神色有些黯然,邊猛吸了一口煙,邊道:“回去休息吧。”
回走的路上,羅圓圓向我們介紹了這半個人面魚紋彩陶盆,也是國寶的含義。雖然這半個人面魚紋彩陶盆,不能按古董收藏起來做升值用,但把它賣於古董研究機構,還是能有一定價值的。羅圓圓告訴我們,這如此清晰的半個人面魚紋彩陶盆,賣給古董研究機構,或者賣給古董造假者修復,底價都不會低於三十萬人民幣。
西下的太陽與遠處一沙丘型成了一處平行線,映紅了天邊的雲團,大漠中那些此起彼伏的沙丘,籠罩上了一層晚霞,乾枯的胡楊和波紋狀的黃沙,都被映成了金紅色,濃重的色彩,在天地間構成了一副壯麗的畫卷。
名副其實的京城大少爺的楊大京,啥活不幹不說,一回到車上的他,拿出酒以及一些食品獨自食用起來。我與李洪將那支先前搶來的羊洗剝乾淨,我又抱了捆幹胡楊枝點起了一堆篝火,李洪以及兩個女人將洗乾淨羊架在火堆上燒烤。不一會兒,滋滋冒油的烤羊肉,香味就在空氣中飄散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