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部分(第2/4 頁)
人都會被砸的粉身碎骨,真是太過驚心動魄了。
大奎看著巨石拍著胸口說:“好險!這一路經過無數山峰,沒想到會在這裡遇到意外,還好袁兄弟你發現的及時,不然大家都得被砸成肉餅了。”
安薩黎皺著眉,望向山頂,目光閃爍的說道:“真的是意外嗎?”
我不禁也隨他向上看去,雖然不知道他從哪裡看出問題,但還是能感到一絲怪異之處。那就是,現在的天氣風和日麗,這麼大的山石是如何掉落的?
除非是有壞天氣,遇到狂風暴雨,這樣也許會造成岩層侵蝕後,山頂的沙石松動,而無法支撐山石,最終導致墜落。
其他人也對此表示懷疑,但想要徹查就得繞到後面上山,前面的山勢險峻根本無法攀登。
但是,看著這座山體的龐大程度,等我們繞過去最少也得幾十分鐘,那時候還上哪找人去,所以只得放棄尋人的打算。
大奎悻悻的罵道:“又是該死的青蛇!你們給老子走著瞧!”
安薩黎卻說:“這不一定是青蛇乾的,也許另有其人。”
大奎有些被他說懵了,問道:“為什麼不是青蛇?不是他們還會有誰?我們好像沒得罪過其他人吧?”
安薩黎問他:“你忘記我們在蒙古,進入地宮前的遭遇了嗎?襲擊我們的極端組織和我們有仇嗎?”
我有些明白他的意思,於是問道:“你是說,又是青蛇在借刀殺人?”
安薩黎點頭道:“青蛇也是最近才來的這裡,而且他們要直接對付我們的話,哪用這樣費事。況且這裡的地形地勢,也只有當地人才能瞭然於胸。得知我們的行程後,能快速做出安排,這必須要對附近的山區非常瞭解才能做到。你認為,青蛇不借助外力,能做到這些嗎?”
我立刻想到,難道這裡也有人想阻止我們找到穹窿銀城嗎?他們是什麼人,目的又何在?
即便如此,也無法阻擋我們的腳步,反而激起了這些人心底的傲氣,勢必要與下黑手的人周旋到底。
我們謹慎的沿著山路,向半山腰的穹窿銀城走去,從這裡開始,每過一處都能讓人感受到,一股歷史的滄桑感。山體已經嚴重被風化,有些地方的岩石佈滿了孔洞,用刀柄輕輕一碰,就會變成渣滓簌簌的掉落。
隨著山風的吹過,一些孔洞多的山石,還會發出嗚嗚的聲響,如歌如泣,像是在哭訴著這座偉大雄城的悲涼遭遇。
西藏是一個篤信萬物有靈的地方,長期與群山、湖泊、草甸、藍天為伴,與駿馬、雄鷹、獒犬、牛羊為友,自然界的一切在藏民眼中都是神的子民,渾身充滿了神性。
西藏人認為石頭是具有靈性的,是能夠聯絡上天的,他們熱衷於在石頭上刻畫,祈求上天保佑自己和家人。
在西藏,人們敬畏神山:岡仁波齊、南迦巴瓦、珠穆朗瑪,都是宇宙中最神聖的彼岸;人們崇敬聖湖:瑪旁雍、羊卓雍、納木錯,都是天底下最美麗的家園;人們鍾愛石頭:天珠、珊瑚、瑪瑙、硨磲、綠松石,都是神的靈氣聚結的慧根;人們珍惜植被:煨桑時從草籽、松枝、柏木、青稞、糌粑中升起的靄靄煙霧,寄託了對上天的無限景仰。
於是,在西藏,每一塊石頭,每一滴水都有她的故事,每一個生靈都有她的傳說。
每當經過山口、關隘、江畔、村落、牧場抑或天葬場,總會與一座座用石塊壘積成的瑪尼堆不期而遇,藏族稱之為曼扎(意為曼陀羅)或石供。虔誠的人們在這些石堆上面插上經幢,掛滿經幡,或者擺置犛牛頭骨,焚香禱告。
一直以來,在藏民心中,瑪尼堆就是一個航向或者路標,被放置在轉經或者行走的山口或者路口上,為行人標記著行走的路線,指引著歸鄉的方向。
試想,在廖無人跡的高原,四周都是高山草甸,懸崖河谷,時而還會遇到猛禽野獸,見到瑪尼堆,不僅可以提示路線,更可以撫慰內心的恐懼。飄揚的經幡和沉靜的石堆,似乎就是神對子民的眷顧。
因此,藏民每每走到瑪尼堆跟前,總會隨手撿起小石子往上堆積,以為誦經一次,然後口中含著“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圍繞馬尼堆轉上一圈,視為念過一千遍經文。
銀城之下我們就遇到了一個巨大的瑪尼堆,之前遇到的瑪尼堆,都是些零零散散的石塊堆積而成。而這個巨大的瑪尼堆,已經完全堆成了一個建築群,前面一道猶如城牆,全是由一些巨石堆疊起來的,每一塊石頭都帶著不同的顏色和刻紋。
這些石塊上的經文,多是六字真言或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