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第2/4 頁)
日,炎熱的天氣使得一拳打在空處地袁譚更加煩躁,恨得牙癢偏生又對劉曄的騎兵忌憚非常,只想藉著守城之利拖垮對手,然後再趁其士氣全無時猛然大軍直攻,為此他甚至還將其餘六縣兵力集中於劇縣之中,為的就是求個萬無一失!
由於趙雲地嚴加封鎖,騎兵本就極少的袁譚當然沒有足夠多的斥侯用來犧牲打探訊息。故而雖然他覺察到了趙雲只怕又得了“詭計多端”的劉曄授意,在使什麼陰謀,但自認為有袁紹這位大靠山,而趙雲大軍長途來此。補給不利下反而更容易被拖垮,故而也只能選擇等待。
烈日下行軍並不是一件愜意之事,對於全身裝甲的徐州士兵們更是如此。
由於劉曄先前的佈置,只在他拔下足夠款項後,徐州兵器司就已極快地效率運轉,故而此次地三萬大軍中,有五千精銳幸運的可以裝備比以前質量更好地重甲。
當初他們可算是享盡了多數著皮甲地那些袍澤們羨慕的眼光,可在烈日炙烤下,那板甲就如果一塊燒紅的鐵板一般緊貼於內襯上,讓他們全身汗水直直流下。苦不堪言。
同樣,騎於戰馬上的將領們也好不到哪去,只覺著全身上下無一處不感躁熱難當,大腿與鞍馬相接處更是熱度驚人。
幸好不用現時戰鬥,在到達劇縣城外兩裡後,趙雲終於下達到築寨落營命令。士卒們在心底歡呼一聲,原因便是在營盤立好後,他們便可享受到後勤兵送來的涼水。以及擁有防中暑,治感冒,驅瘴毒功效地行軍丹了。
雖然確實苦了些,可無論是戰後治傷,還是這等必然花費極多地丹藥供給都使得徐州計程車兵們非戰鬥減員極少,在根本不顧惜普通士卒地別處又哪裡會得到如此待遇?
得到《太平要術》的劉曄,第一時間吃透,在還未入主徐州時就已經派人回幽州傳令,劃分出足夠的田地來種植各種藥草,而他在前次返回幽州後。也抽出時間將這種功效極強,造價比金瘡藥更低許多的行軍丹擬定出最合適的流水工序,交由新成立只負責藥草收購加工製作的醫藥司趕製。
此次劉曄再回徐州,自然帶了不少行軍丹以及金瘡藥,按照實際情況靈活應用即可。
總算等到姍姍來遲地趙雲大軍的袁譚。在得到趙雲所領為兩萬左右步卒,又有一千以上騎兵時,立時便熄了衝動出擊的念頭。
“是否同劉曄現在就翻臉?”在黑山。白波,以及呂布,公孫瓚依舊存在時,袁紹對這個問題是想得極為清楚地,袁譚也知道,若他能將趙雲大軍全數留下,再以藉口說“誤作敵手”,那自然可以使劉曄吃個啞巴虧!但若不能,他就得作好自己吃虧地準備了你可以誤會。那劉曄為何不能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吾為朝廷新任青州牧。汝是何人?為何大軍直逼本牧治所?”
眼看著趙雲立好營盤後,袁譚才領著大軍出城於其營前叫陣問話。
青州治所原本在臨淄。不過經過多次戰亂已然殘破不堪,也無多少百姓,故而現今袁譚再設治所於劇縣。兩軍排陣,雖然都知道應當不會真正作戰,袁譚也實際上聽說了趙雲這位劉曄委任的鎮守徐州主將,但場面話還是要揣著明白當糊塗地。
“某是為劉幽州親任守徐將軍,常山趙雲是也!吾嘗聞劇縣是為北海國治所,且是孔文舉為任駐地,怎的成為青州治所?至於為何而來,則是因為孔北海之請吾主派大軍助其平賊了!現今亂局,雲便請問一句,孔北海何在?劇縣又究竟生何種變故?”
裝糊塗這招,稍有些頭腦的人都會用,趙雲自然也不例外。反而袁譚不可能知道孔融在他手上,就算最後他的目地暴露,也可以說是後來遇上,聽其所勸故而如此。
“逢人說人話,逢鬼說鬼話”,語言這門藝術在不同的人口中說出,結果就是這麼奇妙……
時青州亂勢漸止,孔文舉認為其精力不足以再治北海,故而讓賢,至於借兵平賊之事,本牧未聽其言,聽怕將軍所言非實罷?”
這個時代又沒有什麼錄音的東西,袁譚這麼隨口妄語,哪怕事後被指出,他也可以來個死不認帳,反正實際利益到手就行。再借機抓對方話語中的漏洞,使對方理屈詞窮,沒有藉口,這便足夠了。
“袁大人家世淵遠,所說之話語,吾等武夫本應當全數相信才是,但先時孔文舉遣使孫乾帶親筆書信送於吾主,盡數賊圍劇縣之事。若真是退位讓賢,便請大人教孔大人出來告之一聲,則末將立時領兵迴轉!”
孔融就在自己手上,心中有底的趙雲當然不會在言語上讓袁譚佔了理,言辭間咄咄逼人卻又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