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4/4 頁)
慣;想吃什麼?無;衣衫破了舊了交由你?不必。”
簡明扼要,不多一言,不廢一語。
她嗔道:“你還真是很吝惜那幾彎口水啊!”她坐在馬車外面,兩隻腳懸空晃盪著,嘟著嘴氣鼓鼓的模樣,“你就這麼不待見我,不樂意同我說話?”
他又說錯話了?李原庸偏過臉來望向她,“我嘴笨,未免說錯話,還是不說的好。”
“只要你樂意同我說話,說什麼我都愛聽。我惱的便是你總是一副愛搭不理的模樣,把人一顆暖烘烘的心硬是逼冷了,涼透了。”她噘著小嘴,氣惱中不乏稚氣。
望著她,難得地,他起了說話的心:“我幼年離家,長年在外漂泊。獨自一個人的時候居多,早已習慣了沉默寂靜的獨居生活。後來進了宮,跟隨耀王爺身邊。那時永嫻王后便同我說,這宮裡想盼著耀王爺死的人太多了,王后有令,要我關上嘴巴,開啟雙目雙耳。我遵照後旨,用心去看去聽,更是不敢多說一句。只是不料,即便如此,耀王爺還是去了。”
他幽幽一聲長嘆,除了無盡的感慨,哀悼長久的主僕之情,更有幾分複雜的深意,好似長久的希冀一夜落空———密所聽出來了,卻嚼不出這其中的味道。
索性撇開,她打食盒裡取了道點心出來遞到他面前,“趕了這麼久的路,累了吧?請你吃我小時候常吃的一道點心———麗江粑粑。”
“這好像是納西族的名吃吧!”他幼年時便四處遊歷,到的地方多了,吃過的東西自然也就多了。接過她手中的點心,他咬了一大口,跟他曾吃過的麗江粑粑還真就一模一樣,“你怎麼做出來的?”她可不是納西族人。
說起做小食,密所可就有得說了,“做了麵糰,在大理石上抹搽些油,將麵糰擀成一塊塊橢圓的薄片,抹上豬油,撒上火腿末捲成圓筒,兩頭搭攏,中間包入糖、芝麻、瓜仁、核桃仁等,以作餡心,最後用小火煎成金黃色,吃起來外焦裡軟,格外香甜。”
她咂吧了一口,不住地搖著頭,“我在家的時候吃的麗江粑粑是用麗江特產的小麥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