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3/4 頁)
八米寬度、十米長度、一米厚度的高強度高耐磨奈米複合材料纖維纜束所編織而成的履帶板塊深刻的與地面合一,將自身的壓力均勻的匯入大地。
淨重量約兩萬噸,因為採用了奈米材料的緣故,才獲得瞭如此“輕便”的體重的同時,也保障了足夠的高強度的身軀。
這頭巨獸的心臟,是一臺別名為“聚能環”的環式構造熱核聚變反應爐,內部的高溫等離子體迴圈流動切割特斯拉動態閉合磁場做功,800萬兆的功率為它帶來了傲視天下的資格。
內建型的微型磁熔冶煉爐、多元化零部件立體列印工廠、多功能加工車間與人工智慧系統及統籌網路的組合,令這臺巨獸成為了合格的超級工廠,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當內部的摺疊模組全部向外展開落地生根後,便是一座小型智慧化的多功能建造廠,可以就地收集資源、冶煉材料、列印零部件,再加工拼裝組合為通用標準化構築模組,最終完成工業基地的建設。
——這就是一座可以移動的超級工廠!除了規模小以外,別無缺陷。
仰望著這座人造的小山,沐浴著金屬的陰影,親手鍛造出它的匠師們也不禁被自己的傑作震懾了心神,為之傾倒,為之迷醉,為之惶恐,為之茫愕……
一直到破曉的晨曦投下了金陽,漫灑在這頭鋼鐵巨獸的巨大身軀之上,陽光的色彩覆蓋在巨獸黝黑的外殼上,帶來了些許暖意。
蕭工頭點燃了一根菸,叼在嘴裡,問道:“話說,這麼大的一個大傢伙……真的有用嗎?”
移動式工程建設載具(mobile-construction-vehicle),簡稱為基地車(mcv),其設計主旨是:快速部署,就地取材,冶煉材料,建造工業基地,供應前線物資。
不過這種作戰理念對於蕭工頭來說,很難理解……事實上按照他的理解,這似乎意味著取食於敵?走到哪兒造到哪兒?
“當然很有用啦!”旁邊的蠻牛過載的派遣指導使海大匠歪著眼乜著他,說道:“只要有足夠的物質與能量供應,24小時內可完成一片小型化工廠叢集,48小時可完成初級工業中心的建設,一週時間內就可完成一座最基本的大型工業基地的建設,門類具備、功能齊全,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他加重了語氣,“這意味著戰略縱深!戰爭潛力!就算我國的幾大工業基地被人端掉了,也不怕!我們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重整旗鼓!甚至,只要我們還有一臺這種基地車,就還有再戰之力!”
“它,便是一顆種子!工業的種子!”
最後,這位海大匠這麼總結道。
是的,這臺基地車便是一顆種子,內部蘊涵了中華聯邦的全部工業密碼。只要綻放開來,便會結出一朵花,一朵代表了一個文明體系的最高成就的智慧之花。
蕭工頭聳了聳肩,然後看著那臺巨獸以山一般的氣勢轟隆隆的駛過眼前,陰影蔽日,震得大地起伏,震得人腳發麻,也震得漫天揚塵,不禁一邊捂鼻一邊抱怨:“真是的,為什麼不安裝上浮空裝置?”
早有預見的海大匠戴著口罩,悶聲道:“沒辦法,因為南方船舶和咱們黑水重工的那幾個玩意兒的優先順序別更高,所以咱們這邊就只好使用一號方案了,二號方案留待以後吧……”
聞言,蕭工頭翻了翻白眼。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第六十九章 Chronosphere
小樹林中,鬍子拉碴的彼得啃著冰冷生硬的的能量棒——他覺得這倒更像是鐵棒。
而在他的一旁,則擺著一臺小巧的機器,正是一臺手搖式超導發電機,適用於野戰需求,是西門子公司為了eu軍需而製造的軍用品。
此時這臺小巧的發電機正連著一塊超導電池,再搖個倆小時就足夠今晚使用的了,不過彼得已經沒力氣也沒精神再去搖把手了。
彼得跟著這支行軍部隊已經快要4天了。這四天來,彼得在春寒料峭與泥濘不堪中度過,寒冷與痛苦與他做伴,化作沉重的砝碼新增在他的心絃之上,拉扯繃緊著他的精神,疲憊著他的心靈,消解著他的意志。
這四天來,彼得只有在電磁迷彩斗篷可以工作時才敢於靠近這支中華聯邦部隊的行營,否則若是沒有了電磁迷彩的保護,就連靠近這個行營都是一種奢望的狂想。
也是這四天來,彼得透過觀察,發現這支部隊正在進行地面整理,他們尋找到了一處地勢寬闊平坦的地方,動用一些工程車輛和機器人對那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