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部分(第3/4 頁)
“莫非我所言‘執器’二字,正是這當中‘君子不器’本意?”
柳毅凝神一看,只見那君子不器四字當中,竟是顯現出了一道畫面。
畫面當中,孔子與其弟子,正在款款而談,三千弟子端坐在四方,聽候孔子教誨。
至於所教之言,柳毅一概沒有去聽。
只因……
只因端坐在講臺之上的孔子,身上竟然散發出了一種讓他極為熟悉的氣息!
這個孔子,居然是柳毅的熟人!
柳毅眉頭一皺,身形化作一道豪光,飛進了書籍當中。
滿堂花落,三千弟子。
一個老先生,骨骼奇清,身材偉岸,長得十分另類,與帥氣二字毫不沾邊,正坐在三千弟子面前,侃侃而談。
柳毅步履靠近,直接越過了在場的諸多弟子,坐到了孔子的對面。
那孔子看了柳毅一眼,令座下弟子拿出了一個蒲團,擺在對面,與柳毅相對而坐。
“道友有禮了!”
孔子拱手抱拳,卻行了一個修行之士的禮儀,言道:“一量劫之前,大尊決戰鴻鈞老祖,天下紛亂,洪荒大世界崩離分析,化作了一道道碎片,芸芸眾生飽受其苦,我本該殞落,卻得大尊之助,活下了性命。我修行的本不是鴻鈞老祖的三千大道、八百旁門,在一量劫之前身受重傷之後,正好能痛定思痛,揣摩修行的大義,於是便起了立教的心思……”
“道友有禮了。”
柳毅盤膝坐下,從衣袖當中掏出了陸壓道人所贈送的美酒,遞給前方孔子,言道:“於是,便有了這數千人界當中,無數書生?”
【作者題外話】:又是大章!
還賬完畢。
對了,你們不要罵我了,我這個作者是逗比,氣量狹小,雖然不會對讀者朋友發火,但是會生悶氣,到時候一旦氣出病來,寫的就不好看了。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儒教
二人極為熟稔。
這熟稔,卻只能單單指氣度這一方面。
孔子相貌獨特,可謂七出,他牙齒暴露在唇外,鼻孔朝天,耳朵奇大,眼睛突出,加起來就是七竅突出的意思。
相貌如此,氣度卻不差了旁人半分。
儀態偏偏,風雅無雙。
彷彿他對自己的相貌醜陋之處,全然沒有半分自知之明,反倒是認為自己天下無雙,沒有幾個人能比得上。
事實上,也是如此。
諸天萬界之內,數千個人界,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凡是讀書人,凡是自稱儒生之輩,開口閉口定然是滿嘴“子曰”。
柳毅眼前這人,就是子曰當中的子,姓孔,被尊稱孔子,名丘,字仲尼。
又有一個被人笑稱的諢名,叫做孔老二。
有老二,自然這孔丘還有一個兄長。
“難怪孔道友無需開天立道,只憑著吞食了諸多敵方修士,就能一步踏入道君境界。原來孔道友早有謀算,早在無數年前,就已經立下了大教,實在令人讚歎!”
柳毅端坐下來,掃視孔子門下三千聽道之客,又說道:“道友所留下一篇,流傳於諸多人界之內,將此書奉為經典的儒生,無數年來何止萬……道友所立下的儒教,人數倒是夠了,只是如何讓這些儒生,步入修行之門,卻並非一件容易之事。”
“柳道友果然眼力非同小可,三言兩語就點破了我儒教關鍵之處。”
孔子言道:“此事,我也曾經細細想過,最終確定下了儒術一脈……道友且看。”
一卷畫面,從孔子之間灑了出來,顯現在柳毅面前,
何謂儒術?
腹有詩書氣自華!
紙上談兵,可殺敵。
口誅筆伐,可誅人!
以筆墨為刀劍法寶,以詩書為神通……
諸般異象,齊齊顯現在孔子是展出的畫面裡頭、
“道友且看……”
孔子朝著畫面指了一指,畫面當中出現一個書生,手持一支大毛筆,揮毫寫下兩句詩詞:“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此詩一出,立時就有一張金光閃閃的大弓,出現在書生頭頂,是由書生意氣匯聚而成,光芒燦燦,彎弓就射。
嗖!
一道箭矢,從大弓當中迸射而出。
這番威勢,與修行之士的手段一般無二。
可是這書生靠得不是法力,也不是神通,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