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部分(第3/4 頁)
往洛口,李密也不打算藉助他人之手復仇。從哪裡跌倒從哪裡爬起來,當年他輸給了李旭而徐茂功力挽狂瀾。如今,他要憑藉自己的本事復仇,而不須再假手于徐茂功。
老謀深算的李密看得很清楚,光憑手中的四千多騎兵,冠軍大將軍李旭即便在雍丘附近折騰得再厲害,也威脅無法令瓦崗軍真的傷筋動骨。而對方之所以將動靜造得如此大,恐怕為的便是早日能取得滎陽附近諸路官軍的控制權,但以李密對大隋官場的瞭解,他知道,那種可能性幾乎為零。
“子輝,你以我的名義給王當仁寫去一封信,告訴他無論姓李的如何挑撥,都不要出山迎戰。此賊麾下的都是騎兵,我軍與他野戰吃虧。但光憑著四千多人,他根本沒辦法攻下外黃軍的本寨!”將運河沿岸各營送來的告急文書一一攤開,李密指著其中一封對心腹幕僚房彥藻吩咐。
“是,我立刻就動筆!”房彥藻答應一聲,就在李密的身邊鋪開了紙筆。他的字很漂亮,是標準的王氏草書,只是如此好字讓王當仁這粗痞看未免可惜。姓王的粗痞未必懂得欣賞,反而會說這字寫得缺胳膊少腿。
在整個瓦崗山中,除了李密、徐茂功和程知節等少數幾個,房彥藻看其他同僚都不大順眼。包括曾經最初的山寨創立者翟讓在他眼裡也不過是個殺牛屠狗的鼠輩,當個山賊頭子的本事有,想做一方雄主,那簡直是沐猴而冠。
而瓦崗寨中也有很多人看房彥藻難受。這些來自三山五嶽的豪傑之所以敬重李密,是因為李密不但有本事而且應了那首“桃李子”的民謠。房彥藻雖然是李密的心腹長史,但在眾豪傑眼中不過是個貪權又善妒的窮酸,平素滿口大話,一到關鍵時刻就露餡,根本不值得他們尊敬。
雙方相處得劍拔弩張,有幾次還差點當眾爭執起來,好在有李密和徐茂功二人在中間斡旋,所以目前還不至於拔刀相向。但彼此之間和睦共處是絕對做不到的。就在年關之前的慶功宴上,王當仁還帶頭鬧事,令為眾人奉酒的房彥藻下不來臺。並且以此洋洋自得了好幾天。
想到對方當日的嘴臉,房彥藻心裡便覺得一陣厭惡,手腕的動作稍稍快了些,一些筆畫看起來若驚鴻飄羽。
“子輝好像心神不靜?你這人啊,什麼都好,就是性子太傲岸了些!”李密在匆匆一瞥間便發覺了隱藏在字裡行間的惱怒,蹣跚著繞過書案,拍了拍屬下的肩膀,安慰。“當仁是個直性子,又沒讀過多少書,你又何必跟他一般見識呢。況且咱們要取天下,便少不得這些樊膾、英布之流。昔日高祖若是光憑蕭何與張良,又豈能建立起漢家數百年江山?”
“密公教訓的是!”被李密著幾位同僚的面戳破了心事,房彥藻非但不覺得尷尬,反而覺得心裡暖哄哄的,說不出地舒坦。樊膾、英布這些屠狗輩,無論怎麼囂張也爬不到蕭何的頭上。只要李密順利得了天下,他房彥藻豈不就是再世蕭何?怒氣一平,他的才思立刻有如泉湧,半柱香時間不到,一篇以李密私人身份下達的軍令已經寫就。居然是文四駢六,氣勢磅礴。
“君彥,你給子輝看看,別讓人挑出什麼刺來!”李密看到房彥藻已經擱下毛筆,蹣跚著走回帥案後,笑著命令。
自從前年被李旭射下馬背,他的腿便一直未能醫好。因此走起路來搖搖晃晃,彷彿吃過三鬥濃酒。但這並不影響李密在身邊幕僚眼中的英雄形象,文人彼此之間看重的是智謀和才華,不會以外表取人,更不需要逞筋骨之強。
“李氏小兒,不知順逆,妄動兵戈,徒逞血勇。此乃標草賣首之輩也,豈堪為將軍之敵。密此刻無暇南顧,因此以腹心相托將軍。望將軍據險而守,使賊無隙可乘。待他日時機致,必破之如靈貓擒鼠…。”記室祖君彥捧起房彥藻寫好的軍書,一邊讀,一邊輕輕點頭,“甚善,甚善,房兄大才,君彥不及也…。”
“讓你檢視一下有沒有令人誤解的意思,不是叫你和子輝互相吹捧!”李密用手指敲了敲書案,疤痕縱橫的臉上露出幾分笑意。他很享受現在這種天下英傑爭相來投的日子,像眼下的祖君彥,早就以一筆而名動天下。還有坐在不遠處埋首公文的柄元真、時得濟,都是出身名門得英才。有這些人在身旁幫助出謀劃策,李密才能感覺到那種揮斥方遒的灑脫。否則,終日與一群江湖豪傑稱兄道弟,爽快歸爽快,給人的感覺畢竟還像一夥山賊,而不是一方霸主。
“這封信言辭懇切,義理通達,王統領看了後,想必能感受到密公推崇之意,謹慎待之!”祖君彥向李密拱了拱手,又向房彥藻投下歉意的一瞥,笑著回答。
“君彥有話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