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部分(第3/4 頁)
5…20μm,總除塵效率更是接近100%,100Pa…300pa的阻力更是小得令人髮指,同時靜電場耗能較低,省去了旋轉除塵器拼命旋轉的能耗,降低了廠用電量,從另一個方面降低了供電煤耗,並且保護了環境。
至於這套高大上的除塵裝置是否將納入新冀北的考量,暫時還不能妄下定論。
粉塵汙染盡力而為了,硫化物也不能怠慢,這臺鍋爐同時配備的幹法除硫系統同樣也是個神奇的裝置,脫硫效率高達80%,最神奇的是,在電廠滿負荷運轉的狀態下,這套系統竟然能生產出55噸的副產品,其名為石膏。面對這些太潮的玩意兒,張逸夫的腦子也有些不夠用了,沒心思琢磨太深的原理,只是跟著團隊一路走走看看,記住廠房設計的可取之處,適當提出問題。
當張逸夫問到為什麼值班工人這麼少,為什麼儀表盤這麼少的時候,片山表示你很快就會知道了,張逸夫果然很快就知道了,因為他們已經出了鍋爐廠房區,走進了中控值班室,真正現代化的計算機辦公環境就在這裡,外加一張相當清晰的大屏,實際上全廠所有的裝置狀況、執行引數以及電網情況都可以在這裡一覽無餘。
張逸夫也瞬間明白了,這幾乎是一個完全自動化的現代化電廠,與二十年後中國的主力電廠在概念上基本沒有什麼不同,非要說的話就是那會兒在用XP,這會兒在用DOS。
如果說這個電廠真的只有不到50人在值班的話,其中小一半必定都集中在這裡了,十幾臺電腦前都坐著工作人員,他們並未因有參觀團隊的到來而產生什麼異動,謹守規矩,按照要求輪流檢視各個引數,氣氛一片肅靜。
如果是之前的鍋爐廠房區,全封閉運煤系統這些東西還在大家理解範圍的話,這樣的全自動化管理真的有些震撼了。張逸夫倒還好,自己曾經就是坐在這樣控制室的值班員之一,可老常老段就不怎麼淡定了,已經抬起眼鏡走到工作人員後面眯著眼睛看起引數來了,他們想仔細看看這些東西是不是動態的,是不是穩定的,是不是合乎常理的,他們要搞清楚這是不是日本人刻意設計的場景,因為這樣的自動化程度實在有些匪夷所思了。(未完待續……)
371 進入正題
片山則依然是那副敬業的樣子,客客氣氣依次介紹,哪幾臺計算機是控制燃料輸送的,哪幾臺是觀測電網引數的,又有哪幾臺是操縱變壓器和線路等裝置的斷路器的。
一個現代化的自動化電廠就在這個小控制室裡完完全全展現出來,對於片山甚至是小田切而言,此時真的是充滿了自豪,他們也有這個自豪的資本,但狂妄還談不上,依然是客客氣氣。
就歐煒的水平而言,他現在已經提不出任何有質量的問題,或者說他根本就沒聊過任何有水平的事,想了很久他才憋出了一個問題——
“你們這裡的管理方式是三班倒麼?”
即便算半個外行的小田切也有些汗顏,但還是將這個問題傳達了過去,答案也很快回傳:“我們這裡總共員工257人,執行值班採用四班三值的執行方式。”
好吧,至少歐煒在自己都不知道的時候問出了一件事,那就是這座世界一流的電廠,其人力需求僅為257人。
另外所謂的四班三值,又名四班三運轉,是電廠這種不眠不休地方不得已選擇的時間管理方式,即上8個小時班,然後休息24小時,以此往復,偶爾多休息一天。一週算下來,,比標準的一天八小時略微少幾個小時,貌似不虧,但你與女友約會,和老婆行房絕對會變得異常艱難。
電廠有風險,入行需謹慎……
除此之外,在核電站上班的工作人員無疑同時會遭受更沉重的洗禮,張逸夫好像突然知道為什麼日本出生率這麼低,為什麼婚。外。戀和人。妻如此有市場了。
等等,此行的主要目的不是關於人。妻的。張逸夫趕緊把思維扳了回來,簡單觀察了一下自動化介面後問道:“請問這裡的自動化系統是否僅為DCS與SIS之間的互動?”
小田切聽過問題後愣了一下,但還是強行翻譯了過去,穿著普通工人灰色工服的片山也陷入了某種迷茫。
不僅是他們,此行的大多數人也都陷入了迷茫。
之前在全國大會與全國大賽上,以及前世的課程上。張逸夫都對自動化系統進行了一番研究,非要說的話電廠執行、機組改良什麼的完全不是他的專業,自動化才是主業,畢竟前世值班的時候一天到晚面對的都是這玩意兒。
DCS,SIS和MIS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