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3/4 頁)
莫傑一個淡定地先翻翻卷子。
而數學開考後不到10分鐘,就只剩顧莫傑一個人在淡定地做題了。教室裡其他所有人都開始瘋狂的翻卷子。“嘩啦嘩啦”地紙響聲,如同錢塘潮水,滔滔不絕。連不懂數學的監考老師,都明顯看出問題了。
有些人從頭翻到尾,一道題目都不會做,能不翻卷子麼?能不細細搜尋,試圖僥倖找出一兩道做得出的麼?
一張滿分150分、平均分50分的數學卷,在有學霸撐場子的情況下,學渣最多也就20~30分了,而這其中選擇題就有60分,理論上四蒙一按機率也能蒙到15分,所以20~30分就幾乎可以算是什麼都不會、全靠大題目亂寫點步驟、最後蒙一點過程分了。
顧莫傑能夠淡定做題,倒也不是說他都會,而是他有心理準備。他重生後唯一一條記下來的“歷史資訊”,就是告訴自己“03年數學超難”。所以,今天看到這種難的時候,他才不會慌了手腳、亂了方寸。
細細一看,以錢塘二中理科生的平均水平,這份卷子還是有一些題目能做的。只不過平時模擬考120~130水平的人,此刻估計也要降到80~90。
把能夠做的題目都做了,顧莫傑不慌不忙開始啃最後幾道看上去難得匪夷所思的壓軸大題。
心態一靜,加上顧莫傑重生時被洗掉的那部分知識只是“歷史知識”,而不包括思維和見識,靜心揣摩之後,顧莫傑就看出端倪來了。
所謂03年數學卷很難,“題題精彩”,倒也不是純粹的難度係數高、或者範圍超綱嚴重。
這種難,是一種有理有節的難。難在它頗能發散,同時又對超綱部分定義嚴密——有些解題法則,不是高中數學要學的,但是隻要用到了,考卷上會直接給你定義好,然後讓你直接利用這個知識解題。
換句話說,這裡頭有幾分考驗人火線學習、現學現用能力的意思。對於那些腦子比別人笨一些、平時靠題海戰術多做來獲取優勢、但是學習速度比別人慢的學生來說,這樣的大題簡直就是一個災難。
但是對於那些腦子靈活聰明,無論學什麼初學都特別快上手、但是不易精深的學生來說,這樣的考試就有好處。
因為這種題目廢掉了應試者靠勤奮提前準備的可能性。再勤奮的人,面對這張卷子也不得不廢掉自己的囤積優勢——只要你歸納不懂最後出題人定義的解題法則,平時學得再好也是白瞎。
想明白這一點的時候,顧莫傑有一種獸血沸騰的快感,這就是他想要的人生。或許他不是學霸,在知識囤積的“里程”上不如別人;但是讓他和別人比拼從零開始重新學習的“加速度”,他從來沒有怵過。
上輩子因為被誤診為**而折騰考砸的經歷,這輩子一定要彌補回來。
第四十八章 塵埃落定
數學考完的時候,滿場都是愁雲慘淡。
一個學校,數百考生,幾乎就沒有不是陰著臉離開的。
加上考試之前,老師們往往會教導大家一些經驗:“為了不影響後續幾門課的考試心態,前面的課考完之後,絕對不要對答案!因為過的已經過去了,對答案也於事無補,只會讓心情更加惡劣。”
這個應試訣竅,在其他年份都是很有價值的,唯獨在03年這一年,成了禍害高考生的幫兇。
因為不對答案,就不可能知道自己的同學是否也考砸了,不可能知道這種考得差究竟是自己這個特例個案,還是普遍現象。
畢竟人類是一種自私的生物,有時候,在自己身陷苦難的時候,需要依靠幸災樂禍來調整心態。不讓對答案,無形中堵死了幸災樂禍調節心情的路子,以至於很多考生後來直到最後一課英語也考完之後,才知道這一年考試難度的全域性真相。
顧莫傑發揮再好,也是不能逆天的,做不出的題目終究是做不出。他估計最後自己至少丟了30分以上,再加上其他想不到的錯誤,應該會讓他比模擬考成績差20分光景。可是因為知道真相,他絲毫沒有恐慌的心態。
6月7號晚上,絕大多數高考生都是閉門休息,幾乎沒有人相互之間打電話的。
然而顧莫傑的手機卻接到了一個電話,一看號碼還是一個座機打來的。他接聽起來,卻是陸文君的聲音。
“阿杰,我陸文君。我沒手機,用家裡的座機給你打電話的。”陸文君的聲音,有一絲顫抖,但是更有一絲興奮,是壓抑在顫抖之下的興奮,“你說的……居然是真的。你在京城究竟是什麼朋友,居然知道這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