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1)假設每一間辦公室有相同的裝置;(2)辦公室的裝置並不嚴重影響生產力的高低;(3)為了讓人覺得公平,接受很重要。成員接受程度比品質重要,群體共識式決策。案例四,國際行銷。(1)一個技術的決策需要專門知識;(2)時間因素應加以考慮。品質和成員接受程度都重要,諮詢式決策。
正如這四個小案例所表達的意思,在日常決策當中,我們會有各種各樣的情況,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判斷品質與成員的接受程度,之後由品質和成員的接受程度來選擇適合的決策方式。在這些情況中,只有品質和成員接受程度都重要的時候,決策才會比較難,雖然諮詢式的決策是有效的決策方法,可是需要被諮詢的物件有能力承擔責任,諮詢的決策才會有效。如果被諮詢的物件是不負責任的,這個諮詢的決策也許會把企業拖垮。
群體決策不是最好的決策
我在之前的部分裡強調重大決策一定要理性決策,一是因為重大決策需要控制風險,二是理性決策的主要方式就是群體決策。
對於群體決策而言,最常遇到的問題是:是否能夠得到最好的決策?如果你是從這個目標出發來進行群體決策的話,就會有很大的偏差,因為群體決策一定不是最好的決策,因為它是一個折中的、考慮了多方面因素的選擇,所以要求群體決策獲得最佳的效果是不可能的事情。群體決策最大的功效是控制風險而非得出最佳決策。
對於重大的決策而言,控制風險顯得更為重要,尤其是企業有了一定規模之後,控制風險就成為主要的決策選擇,因為在這個時候,任何錯誤的選擇都可能是致命的、不可挽回的。
企業小的時候還可以一個人決策,這個時候企業可以比較快地做出調整;但是企業變大了,每一個決策影響的資源太多,可以調整的餘地就少了。
企業規模變大的時候,管理者更加要謙虛和藉助於群體。大規模的企業一定要養一些人,這些人幹什麼用?這些人就是控制流程,控制風險。從某種意義上講,大企業一定要支付系統和流程的成本,而支付這些成本的價值就是控制風險。企業創業的時候,可以個人做決策,因為在這個時候,控制風險不是主要的任務,獲得機會才是更重要的,一個人決策有利於快速決策,抓住機會。企業變大了還是一個人做決策就會帶來風險,因為這個時候的你離現實又遠了一點,你的資訊量肯定被過濾掉,會變少,可是你又足夠的成功,往往你做的決策大家會接受,在這種情況下,風險會變大,這就是為什麼最後一定要群體決策。
但是我看到的情況剛好相反,企業小的時候,管理者很謙虛,他會徵求很多人的意見,再來做決策,當企業變大的時候,管理者開始很自信,他反而不謙虛了,常常覺得自己可以做出正確的決策。其實企業越大的時候,管理者越要謙虛,越要獲得群體的意見來做出判斷。大企業盈利已經不是最主要的,控制風險才是最主要的。
影響群體決策的幾個關鍵問題:
第一,參與群體決策的人數不要太多,5~8人最好,太多人很難形成一個共識的決策。
第二,每一個參與的人必須全程投入,認真負責。有些人參與決策的時候,喜歡隔岸觀火,就是你讓他表達意見的時候,他說我沒什麼意見,但是等這個決策確定後執行出問題的時候,他開始講話了,他說,“你看我當時就沒表態,我覺得就是有問題。”決策執行沒有出問題,他也很有道理,那就是他本來就是預設的,這種人很可怕。如果發現有一個人在決策裡面持這樣的態度,要把這個人剔除掉,因為這種人對決策是有傷害的。因為存在這樣的人就一定無法獲得決策的執行,這樣的人不會堅決執行這個決策,他要等到結果再表態,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第三,群體成員的背景一定要不一致,如年齡、專業等,更重要的是責任要分開。
第四,在群體決策當中還要避免一些心態,不是真正的響應,而是虛假的響應,“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壓制意見,因人廢言,等等,就像中國人講的最有意思的故事……和尚挑水。
第五,要充分地讓所有人表達意見。不批評,不評價,不打斷,儘可能地發散。進行腦力激盪,每一個人都要大聲地表達,儘量說服別人,而不是命令別人。為什麼我們需要你大聲地說話,因為群體的答案永遠都跟講話聲音特別大的人的認識靠近。所以在做群體決策的時候,一定要大聲講話,一定要發揮自己的作用,否則這個群體決策就會被某些人利用。你不去強調,你不去努力的話,他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