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部分(第3/4 頁)
的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的專案,不是一般人能夠玩得轉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劉士卿在有關圍海造田工程的招投標文書中,將位於黃海的第一個圍海造田工程進行了拆分,將其中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拿來銷售。每百分之一的股權銷售價格高達一百億華夏幣,也就是說劉士卿打算用百分之四十九的股權籌集四千九百億華夏幣的資金。
這樣一個價格,說不上賣得貴了,甚至可以說賣的有點便宜了。畢竟在水下修建城市,可不是動動嘴皮子就能夠解決的問題,這裡面牽涉到了無數極為繁瑣而又困難的現實問題。海水的腐蝕性、海水帶來的巨大水壓、交通問題、食物和水源問題、呼吸問題、通訊問題、娛樂問題等等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每一個都是需要花大價錢的。
按照劉士卿的估計,五千億華夏幣的投入,基本上能夠把第一個水下都市給興建起來了,讓參與進來的會員單位負擔其中的絕大部分資金,銀河實業拿著整個工程的過半股權,卻出一點點錢,還是可以接受的。
一百億華夏幣才佔百分之一的股份,這可是史無前例的昂貴股權銷售價格了。那些實力雄厚的會員單位看著這樣一個價格,一個個都頭疼無比。畢竟一百億華夏幣絕對不能說是一個小數字,很多會員單位的總資產甚至都達不到這樣一個價格。
“劉總,能不能便宜點?”寧瀾傑給劉士卿打電話,“要是便宜點的話,我們華糧集團就購買圍海造田工程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華糧集團財大氣粗,可是面對著劉士卿開出的高昂價格,也覺得有些吃不消,寧瀾傑也不得不跟劉士卿套磁。
劉士卿笑道:“寧總,坦白講,我還覺得一百億華夏幣就賣掉百分之一的股份,太便宜了。從工程造價上來講,修建從燕京到南方省的高速鐵路就花了兩千多億華夏幣,我們現在是要造在海洋內部的水下都市,工程難度要比修建高速鐵路高了好幾個數量級,花費一萬億華夏幣能否把他造出來,都還是未知數。你想想,百分之一才賣一百億華夏幣,到底是便宜了還是貴了?”
寧瀾傑訕訕一笑,“照你這麼說,當然是賣便宜了。不過劉總,咱們進行圍海造田工程,可不能嘴上說得漂亮,等到造好之後,卻不賺錢,那就沒個什麼勁了。現在生意難做,大家賺錢都不太容易,誰也不想拿錢打水漂。”
劉士卿笑道:“寧總,我可以給你透個底,我對水下都市的經營已經有了一定的設想,我先給你說兩條。阿聯酋王國每年光旅遊業產值就高達四百多億美元,摺合成華夏幣,兩千五百億華夏幣總是有的。咱們的水下都市對全世界遊客的吸引力,你認為是在阿聯酋之上,還是在阿聯酋之下?這是一,再說二,我準備學著阿聯酋迪拜王室的做法,也搞一下房地產開發,他們搞的是棕櫚島,是世界地圖。咱們就搞水下都市房地產開發,讓人們生活在海洋下面,這可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房地產專案呀?你說咱們到時候一平方可以賣多少錢?十萬,還是二十萬,三十萬,五十萬?”
寧瀾傑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劉士卿的話一下子開啟了他的思路,讓他看到了水下都市良好的盈利前景,他開玩笑道:“劉總,我可是聽說丁總、王總很早就開始建議你搞房地產開發的,可是你始終不同意。怎麼,現在也忍不住cha手其中了?”
劉士卿嘿嘿一笑,“不開發房地產,我是不想與民爭利。何況,隨著海水淡化西輸工程的實施,國內耕地資源的數量日後將會不斷的攀升,國家對國內土地資源的審批將會放鬆,房地產降價的趨勢已經是非常明顯了。所以我才不同意做房地產,但是水下都市的房地產卻不一樣了,這可是我開發出來的土地,全世界獨一份,開發出來,也是賣給有錢人,不屬於與民爭利的範疇。我做起來,可沒有什麼心理障礙。”
跟劉士卿打電話的,可不止寧瀾傑一個人,在寧瀾傑之後,劉士卿又陸陸續續的接到了二十多個會員單位的負責人打來的電話,要求跟寧瀾傑基本上都是大同小異,希望劉士卿能夠降價。劉士卿一概以他對寧瀾傑的說辭應付。
劉士卿的答詞其實並不老實,除了將估算出來的工程造價翻了一番之外,另外還對整個工程可能存在的風險避而不談。整個工程如果進行順利,那就談不上什麼風險了,不過要是不順利,比方說材料出現了問題,最外層阻隔海水的保護罩失效,或者被海水壓迫的出現了裂縫,那麼對整個工程來講,將是災難性的。
當然,這些風險劉士卿雖然沒有明言,各個會員單位自己卻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事先沒有預料。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