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安度晚年,我就必須好好生活,好好賺錢。
後來,我有了女朋友,我要好好賺錢,也讓她生活好,讓她沒有煩惱,沒有憂愁,讓她成為一個幸福的女孩子。
我還有弟弟妹妹,我們都是在最困苦中手牽手走出來的。我還要讓他們生活好。
其實,人生就是一種責任。讓你愛的人幸福,你也就幸福了。我沒有聽過這首詩歌,也不知道這首詩歌的作者。我有一本現代詩歌精選,翻開後,我居然看到了這首詩: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蛩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個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
是個過客
書中解釋說,這是一首閨怨詩,作者鄭愁予是臺灣詩人。
久違了,我們已經磨滅了關於詩歌的印記,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詩歌已經消亡。
我們的心已經變得堅硬,詩歌柔軟的光芒無法洞穿我們的靈魂,當詩人或湮沒,或轉行,或死亡的時候,他們也帶走了我們對於詩歌的溫存記憶。現在,誰還在讀詩,誰還在寫詩?
我閱讀著這本詩歌選集,那一首首熟悉的詩歌,卻再也不能在我的心中激起一絲漣漪。沉重的生活讓我們變得麻木,詩歌之水無法洗刷我們心靈的斑斑鏽跡。
我閱讀著《回答》,想起了當初上大學的時光,我第一次閱讀到這首詩歌的震撼。那天,我一路狂奔到宿舍裡,躺在床上,渾身發抖,像打擺子一樣。後來,我又閱讀到了《神女峰》,雙臂抱在胸前,仰望天空,淚流滿面……那是一個激情四濺的年代,那是一個詩歌激盪的年代,北島的冷峻,舒婷的柔媚,海子的渴望,食指的憤懣……一次次地帶領我們走向神聖和崇高。而現在,詩歌消失了,詩人消失了,還有什麼能夠帶給我們震撼和啟迪?能夠帶給我們幸福和憧憬?
是金錢嗎?
畫家說,他一直很喜歡鄭愁予的這首詩,他想參照這首詩歌的意境,畫一幅油畫。
後來,這幅油畫完成了,畫家也有了第一筆可觀的收入。畫家跨上了通往藝術殿堂的第一級臺階。
有一天,小白領來到了我的房間,也翻出了這本現代詩歌精選,他隨口唸了幾首,就大喊頭疼,“有話偏不好好說,偏要說得這樣晦澀難懂。詩人都是神經病。”
人們都生活很忙碌,沒有人再會細細品味詩歌的意境了。
詩人,這個曾經萬人敬仰的稱號,如今成了神經病的代名詞。如果你說誰誰是詩人,人家肯定就會反唇相譏:“你才是詩人,你們全家都是詩人。”
“同志”變異了,“小姐”變味了,“詩人”沒落了。時代變了。
有時候,天氣晴朗,我和畫家會騎著腳踏車,一直騎到這座城市的邊沿。城市的邊沿是茫茫無際的大海,大海邊是一望無垠的草地,草地上開滿了鮮花,五顏六色,迎風抖動。畫家撲倒在草地上,嗚嗚哭著,像受了委屈的無家可歸的狗。畫家的生活也很沉重。
海水沖刷著沙灘,陽光朗照著草地。畫家支起畫板,畫著海天一色的風景,我則躺在草地上,閱讀著新買的文學書籍。我不知道,那時候的城市裡,還有多少人像我們這樣,在不可預知的崎嶇的理想之路上,悲壯前行。
畫家那幅以鄭愁予詩歌為意境的油畫,背景就是海邊的草地,草地上,側身坐著一名美輪美奐的少女,長髮如風,衣袂如霞……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我們那時候過得非常充實,我們很貧窮,常常口袋裡只剩下叮噹作響的鋼鏰兒,我們每一分錢都要猶豫再三盤算再三才能花出去。我們吃的是大街上最便宜的飯菜:桂林米粉、重慶酸辣粉、蘭州拉麵、廣東腸粉、雲南米線、武漢幹吃麵、河南燴麵……這些小吃的價格都不上五元錢。叫幾個菜,在飯店裡吃飯,那實在是一種奢侈。我只有在剛剛發了工資後,才會叫上畫家,去飯店裡奢侈一下,而這一下就花費了我一月工資的十分之一,讓我心疼很久。因為經常吃不上蔬菜,我們缺乏營養,嘴巴上火,嚴重潰瘍,潰瘍讓我們防不勝防,束手無策,常常左邊的潰瘍剛剛好點,右邊的又開始了。南方炎熱的天氣讓我們苦不堪言。
那時候,我們儘管窮困潦倒,但是,我們真的感覺不到自己痛苦,感到不到自己貧窮,我們很充實,我們很富有,是精神上的富有。因為藝術,因為文學,因為繪畫,讓我們感覺自己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