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第3/4 頁)
節,就讓不少人一直坐到電影全部結束,而不是和其他電影一樣播放片尾曲時就全都離開了。
意猶未盡的影迷們出了影院,立刻用各種方式把電影介紹給他們的朋友。有的打電話,有的用網路,總之要是不立刻找人說些電影的內容,他們就好像連覺都睡不著似的。
萊拉悄悄離開的時候,就不只一次見到有人抱著手機在跟朋友打電話,說的就是這部電話實在太棒了之類的讚美之詞。這讓她放下心來,至少看起來還不錯,不是嗎?
然而第二天一早,黛咪卻給來上班的萊拉一個壞訊息。
“天才導演的‘滑鐵盧’,其實我們早就猜到”,紐約郵報娛樂版的頭條部分,碩大的標題帶著滿滿的幸災樂禍。
標題很醒目,內容更是將萊拉和《尖峰時刻》說了個一無是處,就差指著鼻子說她拍出了一部爛片了。
“420萬,就是天才導演新電影的首日票房,和她以前的作品相比至少縮減了一半還多。其實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很多人都已經猜到了,為什麼呢?首先這是一個動作片,而且還是讓人並不熟悉的東方動作片,莫蘭導演本人根本對此不熟悉,又怎麼能拍得出原汁原味的影片?”
“其次,這是一部喜劇!是的,喜劇!你們指望一位恐怖片導演拍出什麼搞笑的東西嗎?至少在看完電影后,筆者完全感覺不到任何能讓筆者笑出來的東西。”
這篇文章措辭非常激烈,好像作者跟萊拉有殺父之仇奪妻之恨似的。但這其實就是一個小花招,為了讓更多的人買他們的報紙而用的小手段。看熱鬧不嫌事大,讀者就喜歡這樣激烈的衝突。
對於作者和報紙來說,如果能氣得萊拉去告他們就更好了,那樣他們的報紙將創造一個更多的銷量。
萊拉一行行看著上面對自己的評論,看到最後終於忍不住笑出聲來:“420萬,很少嗎?”
“不少!一點都不少!”黛咪這倒不是在說奉承話。在她的老闆還是雷諾茲的時候,拍攝出來的電影根本連上映都不會,全是直接販賣cd罷了。
不是沒有一些特別好的讓公司決定拿去放映試試,只不過那些基本都是點映,最高的上映也不過幾家十幾影院而已。
還是在萊拉來到公司後,才讓公司的發行部有了用武之地。至少在黛咪看來,420萬的首日票房真的不少了。
一天400多萬,電影放個一兩個月不就把成本賺回來了嗎?以影片創造成本的兩倍票房能拿到收益的規則來看,成本3000多萬的《尖峰時刻》想要拿到6、7000萬的票房應該不算難吧?更不要說還有其他方面的收益。
當然,票房不是這樣算的。一般都會有個跌幅,越往後票房越少,第一天只拿到420萬的電影,基本也就那樣了。
其實萊拉對票房會那麼少也有點驚訝,原本在她的想象中,應該和她以前的電影差不多才對。又是喜劇,又是功夫片,怎麼也會比她的r級恐怖片要受歡迎吧?
可得到的票房卻讓她再次看到好萊塢和觀眾的不可估性。按照這樣下去,可能用不了多少時間電影就會被強制全面下線了,這對她可不是件什麼好事。
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明明她在首映式上獲得的評價還是很不錯的,怎麼票房低到這個地步?還是說史因為她的出現產生了什麼誤差,以至於某些地方形成了與原來截然不同的發展趨勢?
萊拉在思索,黛咪則在為老闆叫不平。原因無它,還是報紙上尖銳的報道。
“boss,你看他們說的多過分。都認為你是不懂裝懂,才會拍出個四不像來。還認為新線找你做導演是個最大的錯誤。又說你自己也做了個錯誤的投資,才會把錢投資到尖峰時刻上,結果全砸進去了。”
萊拉此時在腦子裡已經把電影的每個情節都想了一遍,想來想去也沒找到會比原版更差的地方,有些不安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聽到秘書的話後,她微微一笑:“想說就讓他們說吧。到底是不是錯誤,上天會告訴他們的。”
黛咪也只能用“老闆的話總不會有錯”來安慰自己。
“不管怎麼說,這個庫伯也太討厭了。他重新出現後幫你說了不少好話,我還以為他已經變好了呢,沒想到現在又說的那麼難聽。”
“他是變聰明瞭。”萊拉看著紐約郵報那篇抨擊自己的文章後,熟悉的庫伯兩字,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笑來。
庫伯確實變聰明瞭,為了能順利出山,他違心地為她說好話,一副就事論事大公無私的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