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兩個姬妾,幾曾又看見有人注意過她們的姓名和遭遇、為她們鳴冤了?阿巴亥這個正妻死得冤,她們做姬妾的難道就該死嗎?
所謂的“寧為英雄妾,不做庸人妻”,其實也是無可奈何之下的選擇。說這句話的女子,並不是當真甘於做妾的,不相信你問問她,如果“英雄妻”可做,她還想當“英雄妾”否?
《詩經》有歌雲:“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年輕的女孩子們滿心傷悲,因為她們害怕自己被選中做女公子的媵嫁,她們不願意做妾,只希望好好地嫁為人妻。
唐朝的寧王李憲,在他的王府附近,有戶賣餅人家,餅師的妻子遠較王府中的姬妾美麗,於是寧王將她納入府中。餅師妻在王府極受寵愛,錦衣玉食,生活奢侈。一年後,寧王偶然問她還記不記得做餅師傅?王爺積威之下,她雖然口不敢言,卻眼有淚光。座中貴客都很是感嘆,紛紛賦詩。於是寧王不得不將她送回家中,重新恢復正常的人妻身份。
以寧王之尊,餅師妻都不願為其姬妾,甘願與貧寒的餅師在一起。為什麼?除了舊情難忘,姬妾卑賤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如果當真可以選擇,世上為姬妾的女人都願意為妻,而為妻的女人,也都不願意丈夫納妾。可惜的是,在那個年代,在那種法律制度下,她們都無法選擇。
其實姬妾制度,對於男子,也並不都是那麼風光耀眼的。
首先,當然是妻妾間、嫡庶兒女間,不能夠和平相處。——都是生而為女人,都是生而為父親的兒女,憑什麼姬妾和庶子女就要低正室一等?他們能夠甘心嗎?於是奪嫡之事紛至沓來。
反之,嫡妻與嫡出兒女,也不可能不提防。
尤其是處於峰口浪尖的幾個女人,就更是身不由己。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一防一害之間,男人也就沒有什麼好日子可過。
話再講回來,姬妾制度的根本,就是建立在不把女人當人看的基本準則上的。所以,不光是姬妾不幸,嫡妻也一樣不幸。她們的人生安全、婚姻完整,基本上也都是依靠丈夫的好惡、依靠孃家的勢力。
北涼皇后李敬受原是丈夫沮渠牧犍的髮妻,但是由於她的孃家西涼王國被滅,這位昔日的公主沒有了依靠,很快便被北魏武威公主擠掉了皇后的位置,由妻變妾,鬱鬱而終。
同樣遭遇的皇后在中國古代宮廷數不勝數。順治帝的髮妻、表妹博爾濟吉特氏便被廢后為靜妃,由妻變妾。本來所有的妃嬪都要向她下跪叩頭的,如今她卻要向新皇后自稱奴婢了。
唐高宗的王皇后亦復如是,這位結髮妻子被姬妾武氏擠下了後座,囚禁冷宮,最終死於非命。
為了避免奪嫡、更為了報復爭夫,嫡後對妃嬪所用的手段都很殘忍。
呂雉與戚懿,就是其中最為人知的一對妻妾。
不過,好歹戚懿還曾經試圖奪嫡,我們同情她悽慘可怖的遭遇,但是從宗法制度來說,她的奪嫡行為是無法讓人同情的。因為奪嫡成功的姬妾會做些什麼事,歷史上的血淚記載太多了。
歷史上有一些姬妾,究其遭遇,更為無辜。
隋文帝揹著皇后召幸了一個姓尉遲的宮女,獨孤皇后得知訊息,立即就把這可憐的少女一刀殺死。宋光宗偶然稱讚一個宮女的手長得好看,皇后李鳳娘便將她的雙手砍斷,後來更將名份僅次於皇后的黃貴妃隨便找個理由就亂棍打死。
好啦,做姬妾的,沒資格與丈夫情意綿綿,也沒有資格做親生兒女的母親,更分分鐘要被嫡妻或丈夫喊打喊殺,她們畢竟是人,她們不可能忍受這樣的命運。
因此,為妾者必然不甘心做妾,而為妻者自然也不能坐以待斃。
這種嚴苛而泯滅人性的制度,自然就要催生出一批又一批泯滅人性的行徑。
這也就成了中國的封建王朝史格外血Xing殘酷的另一個原因。
姬妾雖然遭遇悲慘,但是一但讓她們脫離自己的階層,她們的狠毒卻不遜於從前的髮妻原配。
東漢時,章帝曾有六位同樣地位的姬妾:竇氏姐妹、宋氏姐妹、梁氏姐妹。然而妻子只能有一個,於是他最後選擇了竇氏小妹。這位竇氏一但擺脫姬妾身份成為嫡妻,立刻開始對從前同命相憐的姐妹們下殺手。很快,宋氏姐妹和梁氏姐妹就在不到三年的時間內相繼死於非命,宋梁家族都被流放抄家。
同樣翻身忘本的姬妾還有趙飛燕趙合德姐妹。想當初趙飛燕初入皇宮時,面對做姬妾的命運,竟閉目泣下,惹得皇帝對她無比愛憐。恐怕這時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