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與李顯在山下交頭迎面,滿臉胡茬的虎將隨即翻身下馬動作利落,他雙手緊扣方天戟對著李顯單膝跪地一拜,道了一聲“殿下”聲sè淡漠絲毫沒有敬畏只是應付而已。
這天下能用方天戟的馬上將領著實不多,但個個都是猛將,在李朝能在馬上將這種八百斤大戟揮舞得密不透風縱馬殺敵的也就只有孫單一人,羅藝曾今贊他是“一杆大旗能敵千軍,大戟在手更是飛馬出陣少有能敵”。
作為手握三十萬寒甲鐵騎,曾經隨羅藝東征西討獲了戰功無數從萬古堆砌入山的死人堆了爬出來的兇人,孫單有自己的傲氣與尊威,對初來乍到的李顯沒有一絲敬畏也是理所應當。
李顯對此也不在意,他面sè肅穆只叫孫單不必多禮,隨之便同後者一道入城,只是心中不禁一嘆,好一名猛將可惜不能為我所用。
這一年李顯回朝一路北上大霄郡,號霄郡候。
一年之中大霄郡的文武官員李顯都隱隱摸透存在心中,卻從沒有參與過大霄郡的任何軍政之事。中間只有一次赴大霄郡邊疆視察軍情,當時正值北涼鐵騎來犯,李顯隨意開口點了魏嚴出城斬敵。
那一戰是魏嚴第一次上陣殺敵,黑麵漢子提刀縱馬收了八名偏將項上頭顱,屠戮小兵不計其數只如砍瓜切菜。北涼鐵騎大敗而回,魏嚴也贏得了城上一眾大霄郡將領的讚歎,李顯順勢封了他一個正五品的守備將官無人有議。
這一年在看似波瀾不驚中平平而過,只有緊鄰霄城一處山窪處平地而起的宮殿在告知眾人大霄郡多了一位侯爺,那是大霄郡的新主人那才是大霄郡的真正主人。
在宮殿沒有建成之前,緊鄰宮殿一座積雪的山峰之上幾rì間便鑿開了一處山洞,洞中石壁打磨如鏡面一般光滑,洞中有數間石室只是陳設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也無太多裝潢擺設。
這山洞便是李顯這一年來的居所。
一年間李顯與魏嚴下山的次數屈指可數,六百騎鐵甲在山下督造行宮,魏嚴每rì在山頂迎風劈雪,一年時間修為從八重天突破到了九重天,這般沒rì沒夜的潛心練刀魏嚴的刀法進步速度也是頗快。
而李顯登高而居離天更近便更能體悟星道,汲取星力,修為也是從jīng境初期突破到了jīng境中期,至於何時才能完全繼承王后匯入他體內的星道修為還不得而知。
一年之後,山下行宮終於建好李顯為其命名為齊霄宮。
齊霄宮建成之rì,大霄郡文武官員自然紛紛匯聚而來,因為宮殿落成之rì也是李顯正式承受侯爵,行封侯大禮之時。
………【第12章 抗誰的旗,賣誰的命】………
(第2更!還有兩更分別是,下午2點、晚上8點。)
群山環抱中拔地而起的齊霄宮豎起一面大旗,旗面鮮亮銀光耀耀金絲鑲邊,迎風拉開離地高起八十八丈。
人還在十里之外,匯聚而來的一眾文武官員便已經清晰的看到那面大旗上的一字崢嶸。
“霄!”
…………
迎風招展的那個大字正是李顯的封號,在群山環繞的殿宇之中對天而立,高豎八十八丈,好似yù與天爭,獨對乾坤。
“哼!還真是好不氣派!”一眾文武官員由孫單迎頭在前,望著那獵獵大旗,孫單隻一聲冷哼,在他眼中李顯就只是一個頑劣的二世祖而已。
一年前李顯在羅藝府中的行徑也讓孫單對李顯多有不善,他為羅藝扛旗抗了十年幾經生死,這天下他便只認羅藝。
今rì孫單沒有提方天戟,只是腰間佩了一柄寶刀周身鐵甲鮮亮,他龍形虎步氣息在胸中鼓盪如牛,帶著一眾官員當先邁入齊霄宮,好不威風。
殿堂內,李顯端坐上方寶座著水sè五蟒袍,他面若冠玉眉宇間卻英氣蓬勃隱隱有一股王者之氣。
魏嚴立刀直挺站在李顯座側,面sè冷厲如一尊巨靈神像。
望見孫單趾高氣昂單手扣刀一步當先邁入殿堂,李顯目中冷芒眯起心中已有計較。
“參拜,郡候大德!”
…………
一眾文武大臣入殿之後錯落恭敬立好,隨之齊聲對著李顯上座一拜。
“平身!”
空曠的大殿內,李顯開口聲浪迴盪獨具威嚴,殿內燈火齊齊搖曳好似臣拜。
一眾文武官員至此起身只微微見得李顯目中深邃,在這一刻眾人立時感受到今天的李顯好似換了一個人一般,從他身上似乎有一股威勢蓋過整個大殿壓得眾人心中沉悶泛起一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