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第3/4 頁)
清晨跟秦叔寶習武后,就去戶部跟杜如晦學習為官,然後下午練武,之後開始學文,等張崇回來後再在張崇家和張崇學習一個時辰後才回家休息,這樣一來他就三方面都不會耽誤了。
聽到張陽這麼安排,張崇是欣慰的點了點頭,不過張陽以後都日子就不是那麼好過了,時間排的慢慢的,一月也就給力張陽四天的時間休息們不用到張崇這來學校。
不過由於這是張陽自己提出來的,是他自己找的事,他也就只好硬著頭皮答應了。
就這樣兩家人在這種愉快的氣氛下,吃過晚飯後張陽一家就向張崇告辭回家,準備第二天的秦叔寶一家之行!
158 春風已過,夏日炎炎,五月過去六月到(上)
春風一過,花開又花落,夏日炎炎,百綠似陰,時光忽忽而過,旬月之間就已經是春去夏來,小半年過去了,已經進入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了!
望著這大唐貞觀二年六月一日的朗朗晴空,烈日高照,正是炎炎夏日的最好表現,在這個後世公曆的六一兒童節張陽對他最近近半年的忽忽而過的日子是感慨頗多!
這小半年是張陽忙碌的小半年,也是他豐收的小半年,更是讓他真正名留青史,才名永駐,聞名大唐的小半年!
從張崇家拜年後,張陽一家次日又去秦叔寶家拜年,在秦叔寶家正式確定了張陽這小半年來的生活安排,一天從早到晚都是排的滿滿的的,不過這種充實而又勞累的日子,讓張陽在文學,武學方面都是突飛猛進,真正的做到了一日千里!
這小半年原來歷史上應該發生的是還是發生了。
最先就是廬江王李瑗謀反。
唐高祖因李瑗(高祖侄)性格懦弱,不是將帥之才,委任右領軍將軍王君廓佐之。李瑗以廬江王官幽州大都督(駐薊),真心倚仗王君廓,並與他聯姻。
‘偽皇帝’李建成欲謀害秦王時,曾秘密與瑗勾結,建成死後,朝廷派通事舍人崔敦禮前去召瑗入朝。
李瑗懼怕,王君廓欲立功,故意引誘李瑗起兵造反。李瑗便扣留崔敦禮,徵集部隊,並且召燕州刺史王詵前來議事,王君廓先殺死王詵,將他的人頭示眾,並宣佈李瑗與王詵造反。
王君廓帶領一千多人進城,李瑗還不自覺,被君廓抓獲,將他縊殺,上報朝廷。朝廷以君廓有平叛之功,任命君廓為左領軍大將軍兼幽州都督。加左光祿大夫,賜物千段,食實封千三百戶。
當然這只是貞觀二年開端的一件小事情而已,這事在還沒發生就已經被撲滅了,讓所有人都不是很注意,當然也就沒有了張陽的什麼事在裡面了。
雖然張陽在李世民派通事舍人崔敦禮前去召瑗入朝時,對李世民提過廬江王李瑗瑗曾秘密和‘偽皇帝’李建成勾結一事,不過由於張陽證據不足讓李世民沒有相信,最後在得到了王君廓的奏報後才相信了張陽,這讓李世民再次對他另眼相看。
接下來發生的這件事就是大事了,這事可是牽涉到幾十萬人的生計以及大唐的賦稅和兵役的大問題
傅奕清除佛道這事還是發生了,不過這次可沒有原歷史上的太子李建成出來為佛道求情了,而張陽還是這件事的支持者和推動者。
至今年貞觀二年元宵節後太史令傅奕前後七次上疏皇帝李世民,痛言佛教蠱惑人心,盤剝民財,消耗國庫等弊端,請求沙汰僧尼。
傅奕是旗幟鮮明地反對佛教的,他認為佛教的神轉移了民眾對於皇帝權威的臣服,是吞噬天子獨一無二的影響力,是使人民立於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是破壞天子聖治和人民安居樂業的妖孽,不僅浪費大量的錢財,還使十幾萬本可以參軍保家衛國或者可以勞作養家的青壯年遁入空門,無端耗費國家的勞力和兵力,浪費土地和糧食。他舉了個小例子:和尚尼姑都是要剃髮出家的,這與我國古人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和《孝經》中的“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為人處世原則是背道而馳的。
傅奕認為:
一個人,捨棄國家安危而遁入空門,就是不忠;
一個人,剃髮出家置父母親人於不顧,就是不孝;
一個人,裝神弄鬼蠱惑人心,就是不仁;
一個人,為皈依佛門而背棄朋友,就是不義。
李世民就將傅奕的上疏交付群臣議論,在原高祖當政的大臣中有很多的大臣偏袒佛道,只有太僕卿張道源支援傅奕的看法,而蕭瑀則當面與傅奕爭論。
李世民傾向於傅奕的看法,討厭沙門、道士逃避賦役,又不守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