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3/4 頁)
現在已經是獨擋一面的大將軍了,輔國侯更是有萬人不擋之勇,再加上有堅城和漢朝援軍,匈奴必退!”
國王聽了個七分真切,但是匈奴陳兵五萬,不是一句話就能對付的,國王深深吸了口氣道:“使者,目前的情況,樓蘭可以撐多久?”
傅介子還沒有回答,國王道:“你必須如實回答。這可是關係到千萬人身家性命的大事,使者雖然不是樓蘭人,但天下生靈皆為一般,如果因為使者一言而遭塗炭,使者一輩子也不會安心的。”
傅介子心頭一震,這話算是說到了他心窩裡去了,以前的時候他還怪王后意志不堅定,但此時看來,一舉一動身系千萬人的安危,他做事也沒有那麼從容了,國王一言,竟然讓他無從回答。
古神王見傅介子不答,提醒道:“傅大將軍,王兄在問你話呢。”
傅介子閉口不言,徑直走上城樓,看著下面的五萬大軍,一直排列到了風沙的盡頭,匈奴人還只用了一個方陣,另有兩個方陣的精兵沒有動,而樓蘭,守城之將已經用盡,時間一長,樓蘭兵疲,事情就真的很難說了。
“可守七到十日。”傅介子稍微違心地說長了幾天。
顯然,古神王是不信的,看現在的情況,最多可以撐上四五日,但這個時候,古神的態度卻變得堅定許多,起身道:“傅大將軍,你可能忘了,樓蘭城外,已經盡是染了疫情之地'奇+書+網',今天匈奴兵士氣正盛,但過上三天,疫情發動,匈奴兵只怕會大亂陣角。依本王看,樓蘭可守!”
國王對古神王向來有偏見,聽此時聽了這話卻信了不少,因為古神王恨漢人,此時如此與匈奴人為敵對他自己並沒有好處,之所以這麼做,國王能想出來的惟一理由就是:神王是樓蘭人。
王后從開始到現在都未發一言,一方面,她擔心樓蘭的局勢,另一方面,她的親兄弟,進了沙漠之後便沒有了聲訊,這就像一場豪賭,如果漢朝軍隊到了,他丈夫、兄弟都可以保全,如果不能到來,只能說,耿龍出了事情,兄弟、丈夫,連同她自己都得玩完。
傅介子看了看王后,心裡面很是無奈,本來事情都計算得好好的,誰知王后這個兄弟做事情卻不靠牢,援軍不到,他們做的一切都沒有任何意義。
戰至下午時分,匈奴兵的兩個萬人隊開始交替,樓蘭城中的兵力太少,從一開始都是全部上陣,戰鬥一個下午,士氣已經很低了,但樓蘭士兵佔著地利和配合,一直沒有令匈奴人攻進城來,雙方的人數損失都不大,倒是樓蘭城頭的火油燒了不少。
漸漸太陽西沉,樓蘭城頭的大火開始變得矅眼起來,匈奴軍陣之中,中軍突然在前方顯現出來,白色狼頭大旗之下,赫然是前日的少年將軍偃聞,此時的偃聞一身精甲,周圍是兩個千人隊以最精銳的騎兵相護,不遠不近,跟樓蘭城頭剛好一箭之地。
偃聞突然勒住馬頭,彎弓引弦,一支鳴鏑直奔樓蘭城頭,其下兩個千人的騎兵頓時將彎弓拉滿,只等一聲令下。
“報……”樓蘭城內一牙將直奔中軍大帳。
“報陛下,匈奴人射來一卷布絹。”
“念!”
國王一內侍接過,讀了起來,是樓蘭話,傅介子聽不懂。但古神王和王后的臉色都變了,相反的,是國王一臉的平靜,像是早有心理準備。國王一言不發,怔了一會兒,道:“回宮。”
傅介子心道不妙。
……………………………………………………………………………………………………………………………………………………………………………
戰至下午時分,匈奴兵暫時收兵退卻,傅介子回到侯府,探子來報,匈奴部的主將為右谷蠡王部下的左大將軍,偃聞為先鋒主將,軍師為道乾,中軍在三十里的馬兒盹附近,而且有人在掘井。
車護將軍聽了不可思議道:“什麼?在沙漠之中掘井?”
探子如實道:“是的。”
車護將軍聽了一個勁兒地搖頭,道:“這不可能,沙漠之中又沒有水,如何掘井?”姬野也在侯府議事,聽了也道:“這也太不可能了。”
霍儀忍不住道:“師傅,看來這個道乾也是道家中人。”傅介子聽到道乾的名字,臉色早就變了,霍儀的話他也沒有聽見。
正是這個道乾,道家出身,卻因為修行毒術而被漢人打壓,逃到了匈奴被左賢王視為奇才,封為軍師。說得好聽些是個巫師,說得不好聽,是個神棍。六年前,在北地郡的那一場戰爭,奪去了殷茵的性命,也殺死了近萬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