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第3/4 頁)
不住回道:“宋師兄,如今不當皇帝也能立下萬世不拔之功勳,你當真半點也不動心?”
宋青書聞言不由啞然失笑,直白地問道:“我若要爭,你肯讓麼?”
張無忌再料不到宋青書居然這麼直接發問,當即一愣。
“所以,就這麼定了。”宋青書當機立斷地道,“我想救人便去救,你要殺人便去殺!我不信什麼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胡話,戰陣之上剿滅敵軍處斬俘虜我從不後悔,可這世上畢竟還有很多漢人、党項人、色目人,甚至蒙古人,他們的雙手不曾沾上鮮血,他們不該有這樣的命運!無忌還望你率領義軍早日趕走韃子,還天下清明。我這裡還有一份火/藥的配/方,助你攻城略地之用。武當派的財力物力,你若有用,也儘管開口。從龍之功武當派不稀罕,救世濟民,什麼時候都義不容辭!”
宋青書此言一出,張三丰連同武當諸俠便已大聲叫好。程立言更是興奮,當即上前向宋青書躬身一禮道:“宋少俠,你的性子我明白,你當皇帝我本不看好。然而方今之世,行當大亂,群雄逐鹿,各盡所能。多少豪傑為了雄途霸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唯有宋少俠為了百姓黎庶情願再退一步,程某為天下蒼生謝宋少俠仁義之恩!”
張無忌也是感慨萬千,他雖也知火藥配方,可卻也知道宋青書如今甘心將配方交出,又答應傾武當之力幫他,的確是心下無塵與世無爭。想起自己先前因偏見對他的折辱,他更是羞愧,只抱拳道:“宋師兄,無忌先前若是有什麼得罪的地方,還望你大人大量,切莫放在心上!”
宋青書沒有說話,只望著張無忌輕輕一笑。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那一年是元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農曆六月初六,芒種時分。武當派第三任掌門人宋青書以天下大勢三問海內大儒宋濂,最終參透帝制弊端,與明教教主張無忌定下三權分立的治國之法,啟華夏民族千年治世之始,史稱武當之議。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river、blue、殺白三位姑娘的地雷!o(n_n)o~
謝謝殺白姑娘的營養液!o(n_n)o~
導演:咳咳,有句話叫計劃趕不上變化!
青書&;無忌:…………
求包養!求收藏!求評論!求打分!滿地打滾求求求!
如果條件允許,請儘量選擇訂閱正版!您的支援是我更新的動力!謝謝!o(n_n)o~
第 128 章 武當心事(上)
張無忌在武當派留了整整三日,與張三丰、宋青書、宋濂、楊維楨、程立言五人分說西方國家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三日後;張無忌攜周芷若、範遙、韋一笑三人離開武當返回明教;約定待他與周芷若大婚再與師門相聚。臨行前;張無忌向宋濂表達了請他出山相助的美好意願。怎知宋濂竟笑道:“張教主的三權分立之說天縱奇才驚世駭俗;老夫已是沉溺其中,分神不得了!”此後;宋濂將張無忌所言一一撰錄,寫下多本論三權分立之法在中原運用的著作,便是日後的《華夏憲法》的由來。
張無忌心知宋濂心向宋青書;見他拒絕延攬也並不勉強;只在心中暗道要早日著手找明初歷史上一些出名的文臣來相助,這便與武當上下道別而去。
卻是宋青書心知宋濂一向心繫天下;為了百姓斷首不惜;眼見張無忌離去,他不由詫異地問道:“宋先生何不下山相助?”
宋濂聞言不禁糟心地望了宋青書一眼,怒道:“你的功課做完了?”
宋濂此言一出,宋青書登時啞口無言。宋濂是海內大儒,多年前剛來武當便曾試過他的詩文。宋青書曾以為自己不算學富五車,三車也是有餘,怎知宋先生卻輕蔑地道:“果然是武人粗鄙,猶如井底之蛙。學無止境,以你如今所學,不過發矇而已。”這一番話不止將他堵地無言以對,太師父和爹爹他們更是面上無光。這些年來宋濂經常要他多多閉門讀書,又佈置下諸多功課不時查問,稍不如意便破口大罵以至責罰。宋青書心知宋濂對他寄予厚望,也不敢不從。只是如今主宰天下有更好的人選,宋濂仍這般不依不饒,宋青書卻是不免有些委屈,不禁低聲嘆道:“青書一介武夫……”
怎知他話未說完,宋濂已然高聲吼道:“既知自己乃是一介武夫,不過胡亂識得幾個字,便更當知恥而後勇!還不給我滾去唸書!你離家多時,這些時日落下功課全都給我加倍補來!”
宋青書見宋濂怒髮衝冠登時噤若寒蟬,他深知宋濂罵功了得妙語連珠,當下再不敢多言,落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