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第2/4 頁)
麼,爹爹都會支援你!”
他話音未落,武當諸俠同時圍了上來,向宋青書同聲言道:“青書,你長大了!放手去做罷!”說罷,他們彼此緊握雙手,放聲大笑起來。
“謝爹爹!”宋青書向宋遠橋微微點頭,轉身一掀衣袍,鄭重其事地跪倒在了張三丰的面前,一字一頓地言道,“太師父,我不願做皇帝!千秋不朽業,盡在殺人中。這世上,殺人的英雄太多了。雖說亂世人命不值錢,亂世飄萍,猶若草芥,但再怎麼不值錢,也畢竟不是草。青書,只想救人,救得一個是一個,粉身碎骨亦無所惜!”
自宋青書與宋濂問答起,莫聲谷便一直牢牢地看著他,雙目一瞬不瞬。此時聽他這般所言,他的雙眼霍然睜大,心中彷彿有股熱流在胸臆間蠢蠢欲動,隨時都能噴湧而出。半晌之後,他又瞭然於心地一聲長嘆。是的!莫聲谷,正如你自己想的那般,你無恥、下流,禽獸不如!他不禁死死地閉上雙眼,別過臉去,再不敢面前那個清朗湛然的身影一眼。可不知為何,他的心中卻仍有一個聲音輕冷而寂靜地緩緩言道:是的,我陷進去了!可我絕不後悔!
宋青書此言一出,張三丰不禁仰天長嘆老淚縱橫。何謂俠何謂義?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義所應為,萬死不辭。他的徒孫已然盡得深意,他是再無遺恨!他起身走下位置,伸手將宋青書扶起,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後方沉聲言道:“青書,照你想的,去做罷!”他滿意地拍拍宋青書的肩頭,又轉向了張無忌。“無忌孩兒,如今元廷節節敗退,有朝一日咱們漢人當家作主,最有可能問鼎帝位的便是你。到那時,希望你不要忘了你宋師兄與宋先生的一番對答。”
張無忌聞言不禁微微一笑,只朗聲道:“宋師兄要行仁義救人,無忌卻是鐵了心要行王道殺人。然而,太師父,無忌亦不想當皇帝!”張無忌此言一出,人皆譁然。明教義軍征戰天下,眾人皆知能與張無忌一較長短的便唯有宋青書,唯有武當義軍。如今宋青書不信帝制不願為帝,怎麼這張無忌竟也不想稱帝?只見張無忌緩緩環視這殿上一週,誠摯道,“宋師兄與宋先生大才,既知這帝制弊端不願為帝,無忌怎會不明白?列位難道不曾想過,既然這帝制並非治世良方,又為何還要再行帝制?為何要以一家一姓之盛衰決定天下之興亡?”
宋濂本是氣息奄奄萎靡不振,聽聞張無忌此言,他不由雙眼一亮,急忙追問:“張教主,你有辦法?”
張無忌微微點頭,輕聲道:“我不知道我的辦法是否有用,可我知道至少會比帝制好上一些。”他本不該在這個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應在立國之後慢慢改革。明教義軍大都出身貧苦,未必能有武當派這般崇高的道德水平,有宋濂與宋青書這般悲天憫人的心懷。他們把腦袋別在褲腰帶跟著明教義軍打天下,為的只是封妻廕子,正如宋青書口中所說的那些‘能臣’一般,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張無忌自現代穿越而來,他已對人性太過了解,太明白為人的自私自利。然而今日宋青書與宋濂的一番話,武當派上下的決定,卻讓他看到原來曾經兒時所學“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曾經不是假的,原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曾經這般真實,教人心中激盪,直欲高歌為贊!倘若這世上還有一個地方能夠讓他敞開心扉,無所顧忌。那便只有一個地方,武當派,他的家!“不設帝位、三權分立,讓天下百姓真正當家作主,讓天下百姓來決定他們自己的命運!那麼即便終有一日大夥一同走上死路,想必也是願賭服輸,無怨無悔了!”
殿上眾人宋濂最是飽學,當即問道:“何謂三權分立?”
張無忌見宋濂出口便抓住重點,不禁微微一笑,對他又多了幾分賞識。這便將西方國家立法、行政、司法分別由議會、內閣、法院掌握,各自獨立行使職權又互相制衡的政治制度,向宋濂做了簡單介紹。
殿上眾人大都極有學識深知百姓疾苦,聽張無忌這番所言又暗中比對歷朝歷代的情況,發覺竟是大有可為!宋濂更是眉飛色舞豁然開朗,只連連拍著大腿道:“好!好!張教主大才!”說著便掙扎著站起身,一把扶住了張無忌。他方才吐血,身體虛弱幾乎是將自己掛在了張無忌的身上。“張教主這番所言當真是開天闢地!開天闢地!你留下,留下!與我好好分說!”
張無忌出手扶住了宋濂含笑稱是,耳邊卻忽然聽到宋青書低聲言道:“張師弟,你既有此良方,還望你堅定信念、排除萬難、切勿動搖。”
這段時日以來觀其言察其行,張無忌早知宋青書已是今非昔比,不負武當威名。可出於本能,他仍是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