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朕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4)(第2/3 頁)
同時內心也有了大概決斷後。
白聖就直接在仙居殿閉關修煉,外界環境沒靈氣無所謂,暫時無法與這方世界達成共同呼吸也無所謂,她依舊可以先與自己的隨身位面進行共同呼吸。
所以沒過多久她就開始了蛻變。
極限壽命也在不斷延長。
……
相王府
相王李旦剛一回來,就立刻匆匆前往後殿找他兒子,以及其他幾位謀臣。
如今的相王府一脈,明面上依舊是以相王為主導,但背地裡大家其實都清楚,二十歲的臨淄郡王李隆基才是相王府實際決策人。相王府很多決策和大方針,都是他跟謀臣探討出來的,相王只是負責發號施令的那個傀儡機器罷了。
,!
隨著相王李旦回來。
李隆基等人很快上前詢問詳情。
實際來講,作為郡王的李隆基是有資格上朝的,但不是必須上朝,而且他對這個毫不留情逼死他堂兄弟和堂姐妹的祖母實在是心懷畏懼,所以一般情況下除非特別要求,他都寧願不去上朝。
而相王李旦這時候,當然是趕緊如實訴說了一下今天朝會上的大概情況:
“三郎,我按你說的來了,可是好像沒什麼效果啊,你不是說如果滿朝文武都為太子求情,陛下必然會因此勃然大怒嗎,可我看她今日好像沒有生氣。
說讓太子閉門思過半年的時候。
語氣也相當的溫和!
對了,這次還十分難得的,不但沒有誅連,就連實際參與逼宮的五百禁軍大多也都被輕拿輕放,饒了他們一命。
只是發配邊疆而已。
這一切實在太不尋常了,三郎,你們趕緊想想到底是個什麼情況,當今陛下她,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變化?”
相比較於以前,特別是前段時間對自己親孫子親孫女都十分苛刻,只是因為他們在背後議論二張,就被逼死,如今她的行為舉措簡直就像換了一個人。
仁慈的都有些不像她了。
議論她男寵罪過竟大過逼宮不成?
聽完相王李旦的描述,李隆基和在場幕僚全都不由陷入沉思,許久,在場幾個幕僚才紛紛小聲提出他們的想法。
“臣聽聞,有些人年紀大了會變得殘暴,有些人年紀大了卻會變得格外仁慈,特別是感覺自己命不久時,更願意廣積功德。而且聖上前段時間不也表示過,想要與高宗陛下,合葬於乾陵嘛!
興許是看在高宗陛下的面子上。
所以才會選擇輕拿輕放!”
“又或者,興許先前聖上只是被二張蠱惑,如今二張被殺,沒有人再蠱惑聖上了,所以聖上自不忍傷害親子。”
“父王,我覺得我們還是不能太過樂觀,甚至於接下來,才是需要萬分謹慎的時候,因為有些人年紀大了,很可能會喜怒不定以及健忘,那才叫可怕。
您還記得,我們以前見過的一位老人,九十多歲,經常說兒女不孝,不給他飯吃,當時我們還很是憤怒,甚至想要拿其兒女問罪。可最後詳細調查才發現他兒女很孝順,不給他吃飯的原因是在於他已經一天吃五頓了,每次吃過就忘,忘了便要繼續吃,如果不對他進行一定約束,他說不定能把自己吃撐死。
他兒女對此也很苦惱,而這只是健忘,喜怒不定對兒女的傷害就更大了。
最重要的是,我說的那些老人只是普通百姓,他們沒什麼權利,也傷害不了什麼人,最多讓兒女有些苦惱,可如果當今聖上也這樣的話,不堪設想啊!
父王,你不覺得聖上有點像嗎?
像那種年紀大了老糊塗的感覺。
所以我覺得接下來我們還是要儘量低調,能不上朝就不上朝,能不露面就不露面,最好讓聖上直接想不起我們。
然後靜靜的看局勢發展吧。”
不同於有些幕僚直接往玄學,往當今聖上擔心死後見到高宗皇帝不好解釋方面靠攏,李隆基還真不大信這些,他思前想後更覺得他皇祖母可能是病了。
年紀大了,腦子糊塗了。
這種年紀大了,腦子糊塗的人他也不是沒見過,喜怒不定和健忘之類只是初期症狀,嚴重了甚至直接不認人。只是普通人的時候,對兒女而言就已經很折磨了,鄰居也相當頭疼,要是皇帝的話,簡直不敢想象會造成多大的破壞。
聽了李隆基的懷疑,李旦直接被嚇到背後直冒冷汗,當即便表示沒問題。
緊接著就立刻下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