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部分(第2/4 頁)
斜坡上滑下,朝著水裡前進。
現在,在場的人都顧不上交談。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些正在斜坡上不斷更換氣囊、調整空氣壓縮機執行功率的技術工人身上。雖然這些工人是剛剛來到‘瑪卡造船’工作,但是他們已經是造船行業的熟手,因此工作起來也是有條不紊,沒有一絲慌亂。
整個現場除了空氣壓縮機給氣囊充氣的斯斯聲,不遠處牽引船引擎的轟鳴聲,就只剩下了現場操作工人對講機的溝通。整個下水程式已經進入了最後的關鍵時刻!
……
‘天瀾一號’龐大的身軀在牽引船的力量下,順著斜坡一點點往前進,而碩大的黑色氣囊猶如‘天瀾一號’的輪子一般,承載它一步步靠近海水。
當‘天瀾一號’的前端順利地探入船塢前方的海域的時候,在場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鬆了一口氣;當‘天瀾一號’整體滑入了海水之中,也就意味著這一次‘天瀾一號’的下水程式圓滿成功!
頓時,在場的所有人發出了一陣歡呼聲,在船塢外面安排的工作人員倒也是挺機靈。一聽船塢內的工人一片歡呼,立刻就點燃了船塢廣場上一串長長的鞭炮!
隨著這封十萬只的鞭炮響起,意味著‘瑪卡造船’成立以後第一艘萬噸巨輪成功下水,它創造了華夏造船業的一個記錄!
從開工到下水,只用了兩個半月,而它在海面上列裝其他裝置的時間也不會超過一個半月,堪稱神速!
雖說現在的國際造船企業利用三到六個月的時間建造一艘萬噸巨輪的報道經常見諸報端,但是那都是建立在三班倒、24小時不間斷建造的基礎上,哪裡見過像‘瑪卡造船’這樣一天只有八個小時的工作時間。
‘天瀾一號’的成功下水不僅僅是‘瑪卡造船’投產之後的一件喜事,更是‘叮叮’所倡導的模組化生產、流水線裝配理念的一大勝利!
別看‘天瀾一號’的建設工期很短,但是在船塢之外的準備功夫可不少,可以說,‘天瀾一號’的勝利是並行工程的成功,也是社會大分工的一個真實寫照。
比如,‘天瀾一號’所用的各種船用鋼板,早在三個月以前‘瑪卡造船’就已經根據規格、效能、型號等等向海鋼下了訂單,海鋼則是利用‘瑪卡金屬’所提供的技術進行生產,在‘天瀾一號’開始裝配之前送到船塢。
包括燃氣輪機、曲軸、螺旋槳、配套裝置等等,都是透過這種方式進行合作生產,最終在‘瑪卡造船’的船塢匯總,一一裝配在‘天瀾一號’身上。
這麼龐大的一個工程,也只有‘叮叮’超強的運算能力才能把每一項工作、每一個配件的生產安排得妥妥當當,若是換成任何一家造船企業,不說管理體系的崩潰,至少也會錯誤百出,而不像‘瑪卡造船’這樣完美執行!
……
看到‘天瀾一號’整體成功下水,段磊激動地一把抱住了在自己身邊的朱浩洋,這將會是‘瑪卡造船’向世界造船巨頭髮出的第一聲吶喊,也將會成為帝國海軍走向深藍的一個開始!
‘天瀾一號’的成功建造將會給‘瑪卡造船’提供大量的實際經驗,有了這些積累,‘瑪卡造船’將來無論是發展更大噸位的遠洋貨輪還是發展各種軍用艦船,都不會像以前那樣兩眼一抹黑。
作為‘天瀾一號’的實際負責人,朱浩洋心中的激動並不亞於段磊,因為他從海船離開,為的就是能夠親手製造出更多更好的遠洋輪船,為帝國的造船工業、軍艦製造貢獻自己的力量。‘天瀾一號’的順利下水,也就意味著,他離夢想更近了一步!
……
在當天晚上,海城電視臺、海城晚報等媒體,都對‘瑪卡造船’第一艘遠洋貨輪‘天瀾一號’的成功下水進行了相當篇幅的報道。在媒體看來,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工業奇蹟!
第242章積蓄力量
‘天瀾一號’的順利下水給‘瑪卡造船’接下來的其他‘天瀾系列’快速商船下水提供了足夠的經驗,因此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之內,另外兩座船塢上的‘天瀾系列’也是陸續成功下水。
‘天瀾系列’下水之後,並不會立刻駛離巨大的船塢,而是在停泊在船塢內的水面上,造船廠的工人則是藉助各種舷梯、吊車等等,把‘天瀾系列’後續的裝置吊裝到船上。
由於‘天瀾系列’在設計之初就定下了標準化、模組化的生產目標,因此包括船上的各種裝置介面、管線介面等等都是已經設計好的,配件廠商只需要按照‘瑪卡造船’所提供的方案進行生產就可以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