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部分(第1/4 頁)
對此,段磊是心知肚明!
……
九點整,一號船塢的全體工作人員都已經是全部到崗,準備就緒,等待高層發出的指令。
“石頭,要不下水的命令由你發吧?”站在指揮台上的朱浩洋。關掉話筒,轉身對段磊說。
“不用,在這裡你是老大!”段磊擺擺手,說道:“工人們認準你,我站出來攙和什麼呀?”
為了這幾艘船的順利下水,段磊可是清楚朱浩洋這些天的辛苦。如今的榮耀時刻應該留給他享受。再說了,在場大部分的工人可認不得段磊是誰,段磊還是不要去出這個風頭好了!
朱浩洋一看段磊的態度,也就沒有太過堅持,轉身開啟了話筒。準備向工人們釋出命令。
“現在我宣佈,‘瑪卡造船’‘天瀾系列’快速遠洋貨輪下水儀式正式啟動!”朱浩洋定了定神,高聲喊道!
身處各個崗位的工人們雖然很激動,但是他們還是能夠堅決地抑制住了自己的情緒,堅守崗位,有條不紊地操作各種裝置。
隨著朱浩洋的話聲落下。船臺上數臺大型空氣壓縮機立刻被接通了電源,嗡嗡地開始了工作。轉眼間,人們就看到橫臥在‘天瀾一號’地下的一大排黑色氣囊開始鼓脹了起來,變成了一根根枕木。
在上個世紀,造船廠一般都是採用固定式下水滑道來把船塢上建造的輪船推下水,這種方式工作效率低,對輪船底部的損害比較大。
隨著合成材料技術的不斷進步,在中小型造船領域利用橡膠氣囊下水的技術也是不斷成熟。成為了如今造船新技術的一個亮點。船舶用氣囊下水是一項極具發展前途的新工藝,它克服了以往中小型船廠修造船舶能力受制於固定式下水滑道的弊端,發展成為今天極具靈活性的柔性下水技術。
以起重氣囊和滾動氣囊為主要工具,將船舶承託在氣囊上,從修、造場地移入水域或從水域遷移上岸,利用氣囊的低充氣壓力、大承載面積以及大變形後仍容易滾動的特點,先用起重氣囊將船舶從墩木上抬起,擱置於滾動氣囊上,然後透過鋼纜牽引和氣囊的滾動,使船舶緩慢的滑入水中。
相比於固定式下水滑道技術,氣囊下水技術擁有省工、省時、省力、省投資、機動靈活、安全可靠、綜合經濟效益顯著等優點去年,華夏國內的一家造船企業成功地利用80根直徑米的橡膠氣囊,把一艘排水量超過七萬噸的遠洋貨輪順利推下水,創造了世界造船領域的一個記錄。
在‘瑪卡造船’籌備之初,段磊就注意到了這個技術細節,因此從‘叮叮’的資料庫中找出了一份高效能橡膠合成技術,交給了‘瑪卡園區’內一家橡膠企業進行技術攻關。如今,‘瓊島橡膠’已經成功地研製出充氣後沒平方厘米150Kpa,每米承受裡30噸的橡膠氣囊,理論上可以承載排水量為8萬噸的大型輪船順利下水。
因此,如今‘天瀾一號’僅僅3萬噸的排水量,對於這些大型的氣囊來說,只不過是小兒科罷了。
當氣囊開始緩緩充氣的同時,用於把輪船固定在船塢上的各種支架也在工人們的操作下順利地被拆除,‘天瀾一號’一萬噸的自重就完全由這60根20米長的巨大氣囊進行支撐!
當‘天瀾一號’完全懸空的時候。固定在船頭上的鋼纜開始緩緩捲動,牽引著‘天瀾一號’往著距離船塢不到20米的海域前進。鋼纜的另外一端,是固定在從海船調過來的一艘排水量八千噸的牽引船上,它將幫助‘天瀾一號’順利下水。
隨著‘天瀾一號’的不斷移動,在場所有的人心都幾乎跳到了嗓子眼上,畢竟整個下水程式中,最緊張的時刻來臨了!
可以想象,加入這些氣囊承受不住‘天瀾一號’的重量,出現爆炸的狀況,不僅僅是會給現場的工人造成傷亡。甚至有可能使得‘天瀾一號’就此擱淺,功虧一簣!
即便是對這些大型氣囊效能瞭若指掌的段磊,也是有些緊張!
畢竟,‘天瀾一號’是‘瑪卡造船’第一艘下水的產品,假如出現任何狀況,對於‘瑪卡造船’計程車氣將會造成極為嚴重的影響,因此這一次無論如何也不能有閃失。
為了確保這一次氣囊下水儀式的成功,從昨天晚上開始。‘瑪卡造船’的工人們在船塢上加班,把船塢下方的斜坡清掃了一遍又一遍,甚至還找來了磁鐵,把每一寸土地都吸附了一遍,生怕有一絲一毫的金屬屑遺落,對氣囊造成破壞。
還好。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氣囊的承重能力相當不錯,正在平穩地承載‘天瀾一號’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