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2/4 頁)
光鏡來著,結果孫媽媽進來收拾茶杯,一眼看過去忽然冒出來的數碼,嚇得她差點跳起來。
仔細一看,一大堆資料她看得半懂半不懂,不過,最後的結論到是看清楚,孫媽媽身體還算健康,就是最近胃不大好,老是反胃。
下面是一張藥方。
董婉看了一眼,只覺得挺便宜,就那些需要的中藥材,吃上一百副,最多也就花十幾個大子兒。
第二天,孫媽媽忽然發現自家這位女先生開始研究起藥方來,還讓廚房按照她開的方子熬藥,熬好了就全讓孫媽媽喝到肚子裡面,那些個苦藥湯子真是苦死人,只是吝惜東西,藥都熬好,不用董婉去催,孫媽媽也照樣喝。
不過,喝著喝著,她到願意喝了,喝了藥,睡眠好,吃得也香甜。
東西確實管用,就是一個初級藥箱必要的時候,就能救人命。
董婉打算戴著眼鏡,給自家親戚朋友們都看一看,說是親戚朋友們,其實也就孫老爺子,還有她義母,加上小孩子劉山,連同家裡的管家李喬,還有幾個家丁,幾個幫傭。
孫老爺子和董婉的義母到很高興,平時董姑娘忙的很,也少有陪他們聊天的時候,現在為了給這二位體檢,跑過來殷殷切切地和老爺子下了好幾盤棋。
老人家的身體也沒什麼致命的大毛病,但小毛病,老年病什麼的,還是免不了得了很多,實在沒辦法,他年紀確實大了,那個眼鏡狀態的診療儀給出的更多是調理的方子,還有不少食療的方子,但這些,其實根本沒用。
孫大人不是那些窮苦百姓,他是隔三差五地有御醫過來診脈,什麼滋補方子沒有?
董婉也是興沖沖診了半天才想明白。
不過,既然老爺子開開心心,她也就算不上白跑了這一次。
另外,藥箱裡的那個小格子,似乎可以製作藥品,根據眼鏡的診斷,直接給做出比較合理的西藥。
試驗了幾天,確定醫藥箱確實算很合用,別的先不去說,只這幾秒鐘的時間就能診斷出一堆病的能力,估計天下所有的醫生都會特別特別的羨慕。
董婉很滿意,可惜,必須消耗影響力。
好在不算特別多,啟動一次‘眼鏡’,消耗影響力二十點,根據診斷時間長短,每一分鐘再消耗十點。
眼鏡一般情況下,診斷的速度很快,至少,董婉在自家人身上做實驗的時候,還沒有超過一分鐘的情況。
製作藥品,啟動一次消耗影響力五十點,董婉製作了一袋能連續服用三天的青黴素,消耗六百點。
她也是一時手欠,只是製作了之後,也不至於後悔。
這是青黴素,民國最有名的藥物了,堪稱液體黃金,必然會很有用。
…………
沈藎的葬禮很簡單。
這種情況下,似乎也不適合特別複雜的葬禮。
但來的人卻不少。
大部分都是記者,還有青年學生,估計裡面混雜了不知道多少革命者。
董婉換上黑衣,大大方方地帶著她的學生們過來了,所謂法不責眾,這麼多人,清廷就算生氣,總不能把大家都給治罪。
何況,現在清廷那邊也正壓力巨大,沈藎是個記者,他的死算是觸動了西方人的神經。
最近,董婉也聽說各國公使的夫人去覲見太后,臉色都不好,說的說堪稱嚴厲了。
想想這個,董婉雖然還是覺得如今堂堂中國掌權人因為幾個外國公使的夫人就心有不安,簡直是窩囊廢,但也不能不說,慈禧不痛快,她就痛快。
“那個該殺的兇惡老婦人慈禧太后,要是讓我見到她,我非……”
一連串惡狠狠的英文,從一身材高大,穿著中國馬褂長袍的外國人口中吐出。
董婉看了一眼,也沒大注意,拉緊了高雯,讓她緊跟其後。
她現在也算是名人,自然是沈家的座上賓,沈藎是孤身一個來京城的,他老家還在湖南,按照他的遺願,棺木不必送回老家去,只在京郊的山地下葬即可。
操辦婚禮的有他的同事,也有他的朋友們,這點兒願望,自然要替他實現。
屋子裡的氣氛並不算特別沉悶,沈藎是個憂鬱的文人,可他結交的朋友,到多是性情好爽,一個年紀最長的中年男子四下看了看,道:“別哭喪著臉,沈藎人已經去了,但精神長存世間,我們要繼承他的信念,無論什麼時候,都盡到一個記者的職責。來吧,大家都動手,給他寫墓誌銘,選一張最好的,他人死了,總要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