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部分(第2/4 頁)
訊息太過聳人聽聞,情形危急,她終究還是放心不下,在綠珠攙扶下走出房門,站在徐海身後。見有徐文長指揮若定;倒是多少放了點心。只是不知這一番風波要鬧到什麼地步,緊張的死死攥住綠珠的手。
至於三公子胡柏奇,聽到這訊息,卻是溜的比兔子都快,一溜煙的跑到兩個美人房中躲起來了。沒多久,裡面又傳來陣陣**的聲音,讓嚴鴻聽得牙根發酸,恨不得衝進去把這三個狗男女都綁起來,用皮鞭狠狠抽上一頓。
;
第二百五十二章民情洶洶
() 不說客棧裡面緊鑼密鼓地關注事態發展,這紹興城內的戲,也是越演越熱鬧。按說林養謙既死,應該把靈柩送回原籍。只是他的親屬全不在這裡,只有一個小妾洪姨娘即從良的小紅寶陪同。發喪之事,全由知府李文藻一力cāo辦,端的是白幡如林,紙錢遮天,辦得甚是肅穆。到場的本縣官吏,本府同僚固然唏噓不止,前來圍觀送行的老百姓,也是紛紛落淚。
這種花費公家是不會報銷的,全是李文藻自掏腰包支付,倒真不愧是浙江官場及時雨。這份同僚情義,誰人不豎大指稱讚?更別說李老知府還親身前往弔唁,並對那洪姨娘說道:“你家老爺乃是堂堂朝廷命官,山yin正堂。他為了江南百姓,追逼倭寇,力抗權激ān。這般忠直之士,自不會平白枉死。他的冤屈,自有老夫一力承擔。定叫兇徒自有報應,倭寇就地正法!”
這種公開的表態,與其是說給那從良的小紅寶聽,不如是說給紹興的鄉宦士紳聽。李府尊這是真要和這嚴小相公對上了。這一番,堪稱龍虎風雲會。一個是過江蛟龍,一個是坐地猛虎,倒不知是誰人手段更高明。
百姓正在議論紛紛的當口,事態卻又進一步激化了。就在李知府弔唁的第二天,有人發現洪姨娘沒出來支應弔唁之人。正在疑惑,結果不多時有丫鬟急忙跑出來說道,“不好了,洪姨娘隨老爺而去了!”
小紅寶出身青樓,倒是能寫能畫。她留下了一份絕筆書,書中說明,今有李知府急公好義,肯為老爺出頭,懲戒惡人,誅殺倭寇,想來老爺不會含恨九泉。自己於世間再無牽掛,當隨老爺而去,到yin間侍奉。又在絕筆中痛斥權宦子弟當道,凌虐士人,逼死自家老爺,死後到yin間,必要在閻王面前告上一狀。
這份遺書當真稱的起聲聲血,字字淚,見者落淚,聞者傷心。不知怎的,這遺書的內容迅速在城中流傳開。街頭巷尾,都是人在議論。很多人在說完血書這事,最後都紛紛感慨道:“洪姨娘一娼ji爾,尚且如此剛烈,我紹興城中,豈無男兒?”類似的煽動xing語言,點燃了積蓄的怒火。老百姓紛紛來到雲來客棧四周,對著客棧怒目而視。
不過,紹興不是什麼險山惡水的地方,百姓生活不錯。他們自然沒有造反謀逆的念頭。要說他們義憤填膺,發一聲喊,自動打進客棧去,目前還真沒有這個膽量和魄力。他們只是被煽動著,滿懷憤怒,聚到這裡,想要做些什麼,卻又想不出能做什麼。
本來,這種無組織、無紀律的集會,官府應該迅速派人前來驅散,免得聚眾之下,生出事端。而此時正值明朝中葉,人心思定。雖然沿海百姓為了生計,下海通番cāo刀子玩命是一回事,但在這光天化ri之下,府城鬧市之中,壓根不敢與官府爭鬥。
這時候,如果官府真想彈壓,只需派幾十名差役拿著水火棍過來一通亂打,自可將百姓趕的四散奔逃。可偏生,這次山yin、會稽兩縣及紹興府的衙役半個也無,任由百姓在此匯聚。
客棧附近的人越聚越多,但卻不知該幹什麼。忽然有人在人群中喊道:“讓嚴鴻那狗官,把徐海交出來!我等打死倭酋,為林老太爺報仇啊!”
他這一喊,算是給百姓們提了醒。是啊,青天大老爺林知縣,就因為未能斬殺徐海,反被嚴鴻毆辱,因而憋屈到自殺,甚至那位愛妾也隨他而去。那麼,只要我們打死了徐海,也算安慰了林縣尊在天之靈。而且,現在外面紛紛傳說倭寇要血洗紹興,禍根就在徐海。只要徐海一死,倭寇群龍無首,自然就會散去,再無人能領著他們來攻打我紹興了。
所謂民不與官鬥,儘管這些老百姓,很多都對逼死林縣尊的狗官嚴鴻滿懷義憤,但真要讓他們殺進客棧,打死嚴鴻,目前這些普通百姓暫時還沒這個膽量,也得先掂量掂量。但是,要說到打死倭酋徐海,想來是沒什麼問題的。殺人越貨的海匪,人人得而誅之,官府還有賞呢!至於說那倭寇何等兇惡,笑話,這裡幾千百姓聚集,幾個倭寇能翻了天去!因此一聽有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