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部分(第3/4 頁)
息,是這兩人依舊面和心不和,而且海瑞還在緊咬嚴鴻與常玉蓮的事,多半是要寫奏摺告他。這樣,劉才也就覺得二人註定尿不到一個壺裡。而且嚴鴻既然肯納常玉蓮為妾,也表示準備坐在濟南官場這條船上。各方面一琢磨,劉才斷定問題不大,眼下的事,一是給賑災善後,二來要另外選幾個替罪羊。
如今看來,卻是自己一時大意,低估了對面這個紈絝。眼看情勢危急,濟南官場一眾人等陷入險地,劉才倒也真能沉的住氣。他老眼一瞪,大聲問道:“嚴鴻,汝雖是欽差,如此構陷本官,到底意欲何為?本官原有代天家巡撫山東之責,本官有罪無罪,皆當由朝廷判斷,你們無權拘捕於我!”
看劉才硬撐著氣勢,方用賢也趕緊幫腔道:“嚴鴻,你可不要倚仗元輔勢力胡作非為。我乃是巡按御史,糾察風憲之官,你這欽差可管不到我的頭上。像你今天這等胡作非為,本官絕不會坐視不理,定要寫本參奏於你,告辭!”
說完這句,方用賢起身便要離開。走到門口,門口處的錦衣衛也不說話,只將手中雪亮的鋼刀舉起,無半點退避的架勢。
方用賢見了那雪亮的刀鋒,不由有些膽怯,停下了步子。劉才在旁不由冷笑道:“我就不信,這些鷹犬敢用刀傷害朝廷命官,我看誰敢動我一絲一毫。”說罷,他挺著胸膛,直撞向那刀鋒。果然幾個錦衣不敢用刀來刺,只得將鋼刀轉向一旁。可劉才剛要闖出門去時,不防幾隻大手伸來,扳住他的肩頭,向後一背,緊接著就有人用繩索來捆。
“爾等大膽,居然擅自逮捕朝廷命官,莫非是要反了?”錢鳳此時也顧不得什麼嚴閣老的面子,駢指指向嚴鴻,氣急敗壞的斥問。只是雖然他的官品為山東文臣之首,權柄卻不如劉才。如果錦衣衛連劉才都敢逮,那他更不在話下。因此這般斥責時,心中不免有些驚懼,音調也帶上了顫抖。
嚴鴻笑道:“天子準我便宜行事,臨事擅專,這又算的了什麼擅自逮捕?更別說爾等所犯之罪,罪惡滔天,更兼有勾結白蓮教,意圖謀反之嫌疑。本欽差也只得出此下策,先把你們拿下,免得你們狗急跳牆,引白蓮惡賊害了山東一省百姓。給我捆!”
眼看錦衣官校四面圍來,幾個武官的眼睛只看向高延宗。高延宗心知此時動手形同拒捕,說不定這幫錦衣衛敢亂刀剁了自己。他又想自己乃是陸炳的故人,錦衣衛衝陸大金吾的面子,未必會為難他。
因此高延宗只說道:“大家不要妄動,讓他們綁。朝廷自有法度,需不能因幾句無中生有的話就敢殺朝廷大員。嚴欽差,我可是山東都指揮,乃是一省武將,這什麼盜賣庫糧云云,我絲毫不知情,你拿我做甚?”
嚴鴻聞言,轉頭看向高延宗,雙目之中,如射箭矢。盯了片刻,冷聲道:“不知情?高都司,此話我也不與你多分辨。倒賣庫糧之事,或許真未必是你乾的。然而其他事呢?若說虛報員額,侵吞軍田,這本也是個尋常,如今大明朝這樣搞的地方多了,我看陸大都督面上,斷不會因此苛責於你。但是盜賣軍械這一條,你怎麼說?為什麼朝廷官軍的兵器,跑到了白蓮教匪手中?而據我所知,怎麼連火器數量,都有些不怎麼吻合?你難道不清楚,盜賣火器,那可是死路一條,沒有轉圜餘地。”
大明朝如今對於武器的禁令,已經不像洪武朝那般嚴格,否則就夏紫蘇,張青硯姐妹那樣帶著劍到處跑的,怕不早被巡檢官兵給抓了。可是民間依舊不允許擁有弩及官方配備的制式火器,同樣,盜賣朝廷火器販賣,也是一條不可觸犯的鐵律。高延宗做下這等事件,卻被常知孝將證據給了嚴鴻。再則嚴鴻手下的葉正飛,對火器、火藥本來甚是喜愛,跟著嚴鴻去軍械庫裡轉了一圈,翻翻賬冊,也發現了不對之處。兩下一印證,高延宗做的事情就是板上釘釘了。
高延宗聽到嚴鴻點出這樁要命的事,頭上冷汗直冒。那魁梧的身子,彷彿瞬間矮了幾分,問道:“你這是從哪聽來的訊息,莫要捕風捉影,屈枉好人。”
嚴鴻冷笑道:“好人?你說的好人,莫非就是王玄王財主那樣的好人?他安排在這的黨羽都已被拿,一番審問之下,當真是問出了不少有趣的東西。至於證據麼,等我明天抄了王家,到時候那些火器我想也就足以為證。”
正說著,只看廳門又開了,葉正飛扛著一杆火銃進來,那造型不禁讓嚴鴻想起了太閣立志傳裡的雜賀孫一,只見他得意洋洋地說:“稟欽差,各位大人的護衛,都安頓好了。劉老軍門,報歉得很,您老人家有兩位得力的跟班,忠心護主,硬要撞進大廳來。他們武功高強,遠在我之上,我只得讓錦衣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