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1/4 頁)
際、超越歷史發展階段的“左”的錯誤思想和教條主義。形式主義的束縛,同時,也有著對各種腐朽思想文化抵制不力的問題,故如何保持改革開放的社會經濟持續發展,一個全面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問題早已成為**中央備加關注的問題。“沒有家庭文化的發展和繁榮,就難以實現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和發展;沒有家庭的和睦及家庭新風的倡揚,也談不上整個社會的和諧。”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全國五好文明家庭建立活動協調小組組長顧秀蓮在一次會議上的講話意味深長。
思想、道德、文化教育的方法和途徑,自然是從家庭開始的。的確,中國的任何一個家庭都可以稱得上是一個*主義的單位,以“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原則,指導著自己的各項活動,互相幫助發展到了一種很高的程度。
在這裡邊,有一種道德義務和家庭責任榮譽感促使他們要互相提攜。當一個新機構建立,頭頭們總會收到一大疊推薦信。當一個企業裁員或工人要下崗了,如何保住自己的朋友、親戚不被辭退,頭頭們會頂住各種壓力去設法*解決。這種舊的家庭文化意識深深地紮根在人們的頭腦中,並不僅侷限於上述所寫的幾種人,那只是家庭文化所反映出來的諸多表象的其中之一種。還有,由於改革開放以來,物質生活的迅速提高,體制轉型所帶來的各種負面影響,出現的物慾橫流、世風日下的現象,造成社會治安惡化、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盛行、貪汙**滋生——等等。有人認為這是市場經濟帶來的必然產物,將原因歸之於改革開放所造成。其實,只要認真分析一下就不難發現,現階段精神文明建設滑坡現象,固然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負面作用影響有關,但主要還是因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剛剛處於起步階段,原有計劃體制與市場體制接軌並存,兩者之間產生種種矛盾和摩擦,造成社會觀念和心理的震盪與失衡,而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精神文明體系與價值體系又沒有建立起來,使人們感到茫然和困惑。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家庭文化也呈現一種積極向上,健康文明的發展態勢,但是在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家庭文化的建設也面臨著許多新問題,傳統道德觀受到強烈衝擊,封建迷信重新抬頭,過分偏重物質享受,鄰里關係冷漠,自私狹隘成分加大,等等。家庭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程,是提高市民道德素養的一個重要舉措。因此,加強家庭文化建設必須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首先要將家庭文化納入社會主義大文化的建設範疇。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社群等各有關部門的作用,積極開展一些群眾性的家庭文化活動,要有針對性,實實在在地組織“文明之家”、“愛國之家”、“勤儉之家”、“廉潔之家”、“文化之家”、“讀書之家”、“敬老之家”等評比競賽活動,樹立家庭文化建設的正面典型,依靠典型的帶頭示範作用,加強對家庭文化建設的引導,使家庭文化既能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又能夠步入健康文明發展的軌道。
其次,要正確處理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關係。家庭文化是一種社會關係型文化,是一種複合文化,包含著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方面的內容,正確處理這二者之間的關係,才符合家庭文化的本質規律。在實踐中,既要重視家庭物質文化建設,比如,衣、食、住、行,又要強化家庭精神文化建設的意識,注意家庭成員的價值觀和良好的家風的培養和造就。要徹底改變那種只重視物質文化,不重視精神文明的現狀,讓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融合在一起,使家庭文化逐步由外在型向內涵型、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發展,充分體現家庭文化的本質特徵。
最後,還要正確處理現代文化與民族文化的關係。家庭文化的現代化趨向,要符合國情,適應民族的社會心理需要,不能盲目地照搬抄一些西方現代文化,不能一味地追求超越生產力發展水平的現代家庭文化。要徹底反對那種所謂的現代文化中低階*的東西。要大力提倡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符合本國國情和民族心理的家庭文化,廣泛普及那些能夠反映民風、民俗的家庭文化技能。加大家庭文化建設中的民族文化分量,讓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能夠在每個家庭細胞中滋生成長,在每個家庭成員的思想行為中得以發揚光大,成為一種推動民族進步的力量。
當前,出現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傾向,都是私有觀念的產物,而私有觀念與社會主義的本質和社會主義幣場經濟的最終目的是不相容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在《*黨宣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