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因為微笑是人際交往的潤滑濟,也是一種禮儀。現在,不僅是雖然國情不同,但遇事不肯道歉是中國人禮儀上的欠缺。西方人時常把“Iamsorry”掛在嘴邊,而中國人不習慣,好象一道歉,自己就錯了。
我們國家是禮儀之邦,我國文化非常強調倫理、強調宗法血緣關係帶來的人與人之間的聯絡。中國的禮儀是建立在倫理基礎上的,倫理最基本的是體現在家庭當中,而國是家的放大,由家庭的倫理引申出整個社會的倫理。
現在我們講禮儀,一是為了迎接世博會,增強城市軟實力;二是為了社會和諧發展;三是為了提高個人生活的幸福感。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家庭物質條件很豐富的人,不一定感到很幸福;有些家庭經濟條件不是很好,但每個人都生活得很和睦。因為相濡以沫反而會提高生活的幸福感。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不穩定對整個社會有很大影響。而家庭不穩定很重要的原因是存在禮儀問題,家庭成員相互之間沒有很好的尊重。雖說家庭是最具私密性的場合,但這並不改變人性的一般需要,例如尊重的需要。即使是家人,也需要常懷尊重和感激之情。
禮儀上的表達是很能體現這方面感覺的。家庭中,除了夫妻關係,還有兩代人之間的關係。家庭內部的倫理關係特別豐富。要處理好這些倫理關係,在相互交往中必須講究一定的規範,而這些規範往往是透過禮儀表現出來的。
………【第六節 夫妻雙方在家庭中的博弈】………
博奕論的前提就是符號合經濟學最基本的假設:“人是理性人”。即每個人都追求對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趨利避害的假設。從經濟學的觀點看,婚姻關係可視作一種典型博弈,夫妻雙方時時刻刻都在透過相互博弈,教會對方應該如何和自己打交道或者說如何愛自己,也讓對方知道自己會如何愛對方,由此反覆,達到自己最大程度地享受愛情的目的。
調查顯示,男性和女性對待愛情的享受程度不同,由於大部分男性婚前婚後的愛情表現不盡一致,所以女性會疑惑自己嫁的是否另外一個人,男性反過來又嫌女性狐疑和有控制慾,在財權的問題上尤其如此。
財產是維持一個家庭的物質基礎。很多女性婚前都理所當然認為“丈夫的錢是我的,我的錢還是我的”,這恐怕是愛情浪漫主義。結婚後,在多數雙薪家庭中,夫妻倆收入的不同客觀上就會引起家庭內部權力重心的轉移,丈夫可能成了家裡的經濟支柱,在財務支出等問題上享有較多的決定權。這時丈夫除了負擔家庭主要支出,更多的財力會花費在應酬、接濟親友、投資等外向擴張性的事情上。如果妻子管得過死,丈夫心理上接受不了,久而久之就有了應激措施,比如私自存留專供個人支配的“私房錢”,這是不利於家庭的長治久安的。
因此,一個現代家庭的管理也和企業一樣應主張“產權清晰,責權明確”,不妨實行當前部分人群中正流行的“夫妻一體,財務獨立”的理財方式:夫妻雙方婚前辦理財產公證,在組建家庭之初即在銀行開設各自的獨立賬戶,保有自己的支配空間,需要申請貸款時便可將信用記錄提供給銀行參考。一旦因其中一方的離開而發生問題,比如離婚或分居,倆人的錢因為分開保管,賬務會很清楚。如果夫妻有特殊的財務負擔,如贍養費或父母生活費等,獨立賬戶也較為方便。當然獨立賬戶的建立必須是公開的,這樣夫妻之間才有信任感。
在家庭支出上,夫妻雙方每月從自己收入中提出約定數額的錢,建立家庭共同基金,以支付日常生活開銷和各項偶發性費用,雙方還可約定一定金額以上的支出須經雙方討論後再決定,這麼做可以彼此控制不良的消費習慣,並隨時調整理財策略。除了愛情宣言,婚姻還是一份權益契約。家庭財權問題已擺在餐桌上,不再是欲說還羞的愛情神話。家庭糾紛的產生,七成是因家庭財權分配問題引起的,其餘才是家務和興趣愛好等。沒有人考證這個資料是否準確,只說這是生活經驗。
有不少衝出“圍城”的離婚男女,後悔於自己當初的*,又辦理了復婚手續。鑑於這些男女的“折騰”經歷,時下的一些男女在感情出現危機時,不再選擇快刀斬亂麻的離婚了事,而是經歷一段“試離婚”的日子,等雙方都冷靜下來,如果發現彼此心中還是相互在乎的,便會重歸於好。“試離婚”其實也是中國式離婚的一種。它看似夫妻雙方暫時妥協,將矛盾放到一個較長的時間跨度下去解決,以期給危機婚姻一個冷靜的過程。等矛盾冷卻後,兩個人都想清楚了,發現原來的那些瑣碎小事根本不能構成離婚的理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