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中的老五通風大聖也是猴子。不知道是否是六耳獼猴?應該是六耳獼猴?“通風”二字比較適合六耳獼猴的“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
「孔宣」
《封神演義》中人物,先後用五sè神光刷走五嶽大帝(封神之戰後封的);刷走哪吒,雷震子;把大鵬打下塵埃;把燃燈道人的定海珠刷走,燃燈藉機逃跑!陸壓道人用斬仙飛刀企圖斬殺孔宣,結果五sè神光一出,陸壓化虹而走,直接跑路!後來西方準提道人親來,仍然被刷進五sè神光。只是孔宣法力,道行不夠,鎮壓不住!準提道人從神光裡破封而出。收了孔宣。去西方做護法明王!
《封神演義》孔宣自述:你(燃燈道人)也不知我(孔宣)的根腳,聽我道來:混沌初分吾出世,兩儀太極任搜求。
如今了卻生生理,不向三乘妙裡遊。
《封神演義》第七十回準提道人收孔宣:準提菩薩產西方,道德根深妙莫量;荷葉有風生sè相,蓮花無雨立津樑。
金弓銀戟非防患,實杵魚腸另有方;漫道孔宣能變化,婆羅樹下號明王。
「孔雀大明王」
按照中土佛經的說法,孔雀出生後,生xìng兇殘,好食人肉,且能從四五十里外吸人食肉,他居住的大雪山,方圓五百里沒有人煙。一天佛祖遊歷來到大雪山,被孔雀張口鯨吞,將佛祖的丈六金身吸入腹中。佛祖無奈,只得破其背而出,用他自己的說法就是“本yù從其便門而出,卻恐有汙佛體,故破其背而出,踏至靈山。”
後來佛祖將孔雀“踏至靈山”後,心中起了殺意,想想咽不下這口氣,於是對手下說,吾yù為眾生降滅之。一干眾佛一聽,那還了得,先不說這孔雀的父母鳳凰出世時,連佛祖的菩提樹都還不知在何處,光是那孔雀的兄弟大鵬金翅鳥,也不是一個善相與的主。(大鵬金翅鳥以善吃龍而著稱)於是一千菩薩,佛陀,羅漢,尊者,齊聲勸告說:“尊從其體出,傷之如傷尊母。”我們的釋迦牟尼尊者權衡了利弊,找了個臺階下,照他後來宣揚的說法是“故寬之,且封為‘孔雀大明王菩薩’,受無上自在加持,以空乏其xìng。”
這句話說穿了就是“齊天大聖”的前傳,將快活了這麼久的孔雀以一個“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的名號,困在了靈山上。後來果不其然,大鵬金翅鳥鬧將起來,殺上西方極樂,打得滿天神佛找不到北,最後佛祖無奈,定下了計策,和大鵬約戰數rì之後,點上佛界眾生,和大鵬鬥了幾天幾夜,方才擒下,帶回靈山後,封為大鵬明王,依樣困住。不過大鵬乃孔雀兄弟,故佛祖人前還會尊稱他為舅舅。
「朱厭」「朱獳」「訛獸」「呲鐵」「山臊」
「朱厭」
原出於《山海經?西山經》。“又西四百里,曰小次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銅。有獸焉其狀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厭,見則大兵。”
中記載,有一種野獸,身形象猿猴,白頭紅腳,名叫朱厭。這種野獸一出現,天下就會發生大戰爭。
原文:有獸焉其壯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厭,見則大兵。
譯文:有一種野獸,身形象猿猴,白頭紅腳,名叫朱厭。這種野獸一出現,天下就會發生大戰爭。
「朱獳」
《山海經。東山經》:“又南三百里,曰耿山,夫草木,多水碧,多大蛇。有獸焉,其狀如狐而魚翼,其名曰朱獳,其鳴自詨見則其國有恐。”
獸類,樣子很想狐狸,背部長有魚的鰭,產與馱山,據說一旦出現於某地,某地將產生恐慌。
「訛獸」
古代神獸之一。
訛獸:別名誕。人面兔身,能說人言。喜歡騙人,言多不真。其肉鮮美,但吃了後也無法說真話了。《神異經(西南荒經)》有載。
描述如下:西南荒中出訛獸,其狀若菟,人面能言,常欺人,言東而西,言惡而善。其肉美,食之,言不真矣。
「呲鐵」
古代神獸之一。
呲鐵:形狀象水牛,但有巨角,皮毛漆黑,以鐵為食。排洩物利如剛,可作兵器。《神異經(中荒經)》有載。
「山臊」
古代神獸之一。
山臊:山神,人臉猴身,一足,能說人話,而且會變化,特別喜歡吃蝦蟹。《神異經(西荒經)》、《國語(魯語下)》、《訴異記》有載。
《荊楚歲時記》載:“正月一rì,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