笫112章十大帝王(完)(第1/1 頁)
天幕盤點十大帝王已進入尾聲,萬界之帝王們心情各異。 天幕繼續講述贏政的過往:公元前224年~公元前221年,秦王對剩下的楚,齊進行了最後的統一之戰。 秦國並韓,滅趙,破燕,滅魏後緊接著大舉進攻楚國。 當時楚仍為中國南方大國,擁有今河南西部及東南部,湖北,湖南兩省,洞庭湖以東和江西,安徽,浙江全部。 楚國此時尚有對秦作戰所需要的實力,秦王政認為年少壯勇的將軍李信曾以數千兵急追燕太子丹於衍水並獲得了勝利是率兵攻楚的理想將領。 於是便委以重任並問李信說:“如果派兵攻楚需要多少兵馬?” 李信答覆說:“不過用20萬。” 始皇又問王翦王翦則說: “非六十萬人不可。” 始皇不同意王翦的意見而同意李信的說法,當即說: “王老將軍老矣,何怯也。李將軍果然壯勇,其言是也。” 王翦以言不見用,謝病告老,歸還頻陽。 李信則受命為秦軍統帥與蒙恬率兵20萬對楚進攻,李信把兵力集中於穎川郡。 鑑於秦楚接界多為平原,無險可扼。認為這次作戰的目的在於殲滅楚之野戰部隊。 李信的作戰計劃,開始並沒有太大問題,卻低估了楚國名將項燕。 李信判斷當秦軍向楚進攻時,楚軍為抗禦秦軍之進攻必將兵力集中於汝水兩岸。 即淮陽,商水,上蔡邊界地區,進而決定採取兩翼鉗形攻勢包圍殲滅楚軍。 秦軍在楚秦邊境地區擊破楚軍,李信軍佔領了平輿,蒙恬軍佔領寢城。 秦軍未遇楚軍重大抵抗,進佔兩城後渡過洪河東進。 楚軍統帥項燕見秦軍轉變進軍方向,孤軍深入立即率楚軍主力兼程急進。 追擊秦軍於棠溪給秦軍以沉重打擊,李信戰敗率軍往城父方向撤退。 楚軍乘勝猛追,晝夜戰鬥不息,秦軍連日所築營壘都被楚軍攻破。 都尉一級將領七人陣亡,李信軍損失慘重,多虧城父蒙恬軍的掩護,李信得以突圍逃回秦境,才免被俘。 這是秦統一戰爭中宜安之戰後,又一次重大的挫折。 李信失敗後,秦軍統帥一職只有重新起用王翦。 秦王政移樽就教,親往王翦家鄉頻陽,邀請王翦出任秦軍統帥。 王翦謝絕說身體不好難以從命,秦王政則堅持請他出徵,並問他有什麼要求。 王翦此時才說:“大王必不得已用臣,六十萬人不可。” 秦王政應允,要知道六十萬秦軍抽去攻打楚國,關中地區兵力空虛,這是非常危險的。 這是一次君臣之間的考驗,是信任問題。 從古至今,戰爭勝負不是戰場上,更多的是戰場之外那些不確定的因素。 王剪以他豐富的作戰經驗,判斷項燕必依河而建營。 雙方都在河的兩岸紮營,王剪知道項燕的楚軍打敗過李由,此時士氣旺盛,不易與之交戰。 於是讓秦軍高築營壘,堅守不出。項燕面對秦軍如此,也同樣依河紮營並築壘。 秦楚兩軍處於對峙狀態之中,楚王責怪項燕怯戰,派人數度催他主動進攻秦軍。 項燕軍只得向秦軍進攻,但既攻不破秦軍的營壘,秦軍又拒不出戰,項燕無奈引軍東去。 王翦立即令全軍追擊楚軍,楚軍為渦河所阻,雙方交手楚軍被擊破東逃。 秦軍追至蘄南,平定楚屬各地,斬殺楚將項燕。 王翦率兵直取楚都壽春楚國首都被秦軍攻陷楚王熊負芻被俘。 號稱南方赫赫之強國的楚國,就此滅亡。 項燕死前曾言:楚雖三戶,必亡秦。不想一語成真,其後代西楚霸王項羽攻破咸陽,這是後話。 秦王政二十六年,秦將王賁統帥的軍隊由燕南部對齊北境突然進攻,直趨齊都臨淄。 齊則毫無作戰丶備竟無應戰之兵在齊相後勝的勸說下齊王建不戰而降。 齊王建被送於共,餓死於松柏之間餓死於松柏之間。 秦滅六國後,於公元前219年,開始南征百越。 秦攻百越之戰,稱為該戰是秦國統一戰爭中最艱難激烈一仗。 屠雎是此次統帥,由於秦軍五十萬大軍有些水土不服,造成許多非戰鬥減員。 屠睢被殺,秦軍進攻南越損失慘重。經歷數年之後,百越滅亡。 秦在統一過程中,派遣數十萬內地人民到南方去戍守。 把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工具帶到南方,促進了當地的開發,同時還修通了道路。 特別是修鑿了靈渠,對中原地區同南方西南的經濟文化交流,起了重要的作用。 經過對匈奴百越的戰爭後,東達大海,西至臨洮,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並陰山至遼東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 長期以來中國社會以高度發展的經濟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來侵略保持國家的獨立,這與秦統一的開創之功有著不可分割的歷史聯絡。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