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民怨沸騰(第1/2 頁)
賑災的賬本堆積如山,王尚書帶了幾個下屬來,在二堂裡連著查三日。 衙門的賬目複雜,李暮靄看不懂,賑災的事王尚書也派人去處置了,她沒事的時候要麼去和兩個太醫一塊兒給百姓瞧病,要麼就在府衙園子裡逛逛。 府衙的花園裡也有荷花,只是開得沒有十里荷塘的好。 李暮靄站在塘邊瞧了瞧。 夏無念在旁邊嘆道:“以前宮裡的荷花比這好看多了,可惜了那一池子,先帝和賢貴妃真不幹人事!” “就是被賢貴妃填平了的那一池子?” “嗯,那些花種是國公大人派人四處蒐羅的,太后娘娘很是喜歡。” 她在宮裡的時候不常去御花園,但是有幾次路過的時候看見過,那個池塘原本很大,被填平了也看得出池塘從前的痕跡。 聽說填平之後,賢貴妃就在上面種了自己喜歡的梅花。夏侯沉登基之後又命內府全給她砍了,以致那地方如今光禿禿的,種什麼都不是。 夏侯煜從花園路過,看見了站在塘邊的二人,止步不前。 裴慶在後面小聲言道:“王爺,王珩都不拿她當外人,可見她在君上心中的分量,還請王爺以大局為重。” “她不屬於任何人,她追隨君上,不過是想替南鄴長公主達成所願。” “只是為了那些藥材?” 夏侯煜言:“君上一直扣著藥材不給,若本王能成全她,她就會離開君上,回南鄴去,如此一來,她與君上的種種便都不作數了,在她眼中,本王也不再是與她對立之人,之後的事,本王自有安排。” “可是王爺,那些藥材是至寶,如今被君上攥在手裡……” “當初南鄴長公主非要它們不可,本王好奇,派人查過,它們只是珍稀,並非唯一,天下一定還有,需要費些心思找罷了。”夏侯煜肅然道,“事不宜遲,你即刻派人去找,不管在誰手裡,要不惜一切代價拿到它們!” “是。” 入夜。 李暮靄跟夏無念來二堂,王尚書他們已經看完所有賬目,正在裡面喝茶歇息。 裡面沒有府衙的人,李暮靄指了指堆積如山的賬本,“尚書大人,這些賬目……” 王尚書搖了搖頭,“我等仔仔細細查過,並無端倪,所有的糧草、銀子和藥材都分批發去了各縣。” 看來他們抹得夠乾淨的。 李暮靄另問:“那日聽尚書大人說,大人與宋知府是舊相識,此話從何說起?” 王尚書言:“他曾任戶部主事,老夫與他一同效力於攝政王,自然相識,而他能做欣州知府,也是得益於王爺的提拔,欣州乃繁華之地,這兒的知府不是誰想當就能當的。” 李暮靄吃了一驚,“他曾是王爺的幕僚?” “沒錯,只是從前王爺幕僚眾多,各部主事在其中並不顯眼,先帝還在世的時候宋知府就來了欣州,對他印象深刻的人不多。” 外面忽然有官差稟道:“幾位大人,不好了,城中有暴民鬧事!” 李暮靄皺眉,“暴民鬧事?哪兒來的暴民?” “回大人的話,城中的百姓都在鬧事,這會兒已經聚到了南城門下!” 王尚書肅然起身,“走,去瞧瞧!” 城南大街上都是人,他們過不去,只能從城西登上城牆,在城牆上繞行。 天已經黑盡,李暮靄老遠就看見南城門下泛著一片火光。 百姓們聚集在城樓下,手裡舉著火把,高喊著:“狗官償命,狗官償命!” 城南大街上人頭攢動,城中的百姓近乎都到了這兒,街上花燈還沒撤,卻已遠不及這些火把耀眼奪目。 宋知府正在城樓上主持大局,見王尚書來了,急匆匆迎過來,“尚書大人。” 城牆上站滿了官差,甚至還有弓箭手。 王尚書見此情形,斥宋知府道:“你們這是做什麼,把弓箭收了,把兵都撤了!” 宋知府駭然:“尚書大人,把人都撤了,萬一這些暴民鬧起事來,我等鎮壓不住如何是好?” 樓下的百姓一直在憤恨地喊:“狗官償命!” 聲音如雷霆一般,響徹了整座欣州城。 李暮靄心下震撼,只覺那片火光猶如他們心中的怨氣,若不能及時平息,恐會一發不可收拾。 宋知府厲聲喊道:“都住口,再敢聚集鬧事,將你們按亂民處置!” 百姓們不僅不怕,還喊得更加大聲。 王尚書俯瞰著城樓下的百姓,他們的聲音一聲蓋過一聲,振聾發聵。 宋知府十分難堪,又斥百姓們道:“尚書大人在此,誰敢造次,都住口!” 王尚書憤而言道:“你住口!” 宋知府躬身作揖,往後退了退。 王尚書看向城樓下,抬手招了招,“諸位都靜一靜。” 百姓們見有大官來了,陸續停了下來。 “本官從胤安而來,奉君上之命前來賑災,除治瘟疫,路上耽擱了些時候,來遲了,讓諸位飽受苦難,本官在這兒先給諸位賠罪。”王尚書俯身揖手,向百姓們行了個大禮。 王尚書如此,周圍的官員都是一驚,“尚書大人……” 李暮靄偏頭對夏無念喟嘆:“王尚書果然是個明白人,難怪先帝說他堪當丞相,他比郭老狐狸清醒多了,知道百姓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