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不用也罷(第1/2 頁)
洛陽,太尉府。
一個約莫著十二三歲的少年郎手中搓著一把魚食,津津有味地看著池塘裡爭先恐後奪食的魚兒,會心一笑。
“乖,別急,都有份。”他自言自語道。
這時,他的餘光裡出現一道身影,那人頭戴武冠,冠帽右側有金蟬紋飾,插著貂尾,穿絳朝服,腰間配水蒼玉,當真是英氣逼人。
少年郎很快認出了那人,轉身迎了上去。
“二兄!”
司馬昭緩步走來,溫和地看向少年郎:“伷弟,好雅興啊,二兄越來越羨慕你們這個年紀了。”
少年郎正是司馬昭異母弟,家中排行老四的司馬伷。
司馬伷好奇地問道:“二兄,宮裡好玩嗎?聽說散騎是天子近臣,經常陪伴陛下左右,可有什麼趣事?”
這個時代,天子的神性還是存在的,也難怪司馬伷對天子之事產生好奇了。
然而司馬昭卻是搖搖頭,道:“當今天子比弟的年紀還小,雖說陛下自幼在宮中接受帝王教育,自是懂得一些道理吧,但不多。”
這話司馬昭也就只敢偷偷跟與他親近的司馬伷說說,他知道對方不會把自己賣了。這要傳出去讓大兄甚至是阿父知道了,怕是少不了一頓板子。
司馬伷若有所思地說道:“或許我這個年紀能跟陛下玩到一塊去,到了二兄這個年紀是該做大事了。”
司馬昭笑了笑,轉身離去。“不與你閒聊了,阿父找我。”
司馬伷拜禮道:“二兄慢走。”
穿過長廊,司馬昭快步來到內府,廳堂門敞著,他便大步走了進去。
“阿父您找兒。”
司馬懿端著湯碗,吹了吹,頭也不抬地說道:“子上,坐。”
司馬昭瞟了一眼地上的蒲團,拱了拱手,隨即入座。
司馬懿囁了一口湯,覺得有點鹹,側過頭對柏夫人說道:“換一碗。”
柏夫人唯了一聲,端起食盤離開了廳堂。
“新的職位做得如何?”司馬懿問道。
司馬昭略一思量,若是如實以告,這天怕是聊不下去了,於是想了想說道:
“陛下聰慧,許多道理一點就通...對了,兒今日為陛下講起當年在雍涼的戰事,陛下似乎對軍事頗有興趣。”
這時,柏夫人回到堂內,她將木碗輕輕放在司馬懿的案臺上,柔聲道:“不燙了,趁熱喝吧。”
司馬懿點點頭,囁了一口,隨口問道:“講得是哪一戰?”
“滷城之戰。”
“咳!”司馬懿差點沒嗆住,重重地清了清嗓子,隨即問道:“陛下說什麼了?”
司馬昭得意地說道:“陛下說‘太尉公有雄才,天下能與諸葛亮對敵者,唯有太尉公。’”
說完,司馬昭看著阿父的眼睛,想要得到一絲肯定。
其實他在跟天子的講述中,對一些細節做了適當的隱去,而對大都督上兵伐謀的戰略做了重點闡述。
不過,看司馬懿的表情,似乎並沒有欣喜之色。
司馬懿喝完湯,把木碗放下,抬頭看向司馬昭,緩緩道:
“子上,散騎並非清閒之官。文皇帝設立散騎的目的是為了讓有才能之人伴天子左右,做到及時規勸天子過失,規範天子言行等顧問之用。”
“既擔此重任,子上要多費心思,每日聽其言,觀其行,必要時可提出有用的建議,幫助天子成長,成就聖王,也是成就你自己。”
司馬昭表示受教了,在心中認真琢磨了一陣,道:“兒謹記於心。”
他現在真心覺得,自己透過努力已經得到了阿父的認可,他很開心。
但他不知道的是,司馬懿說的這些話,司馬懿自己都不信。
當年曹丕之所以設定散騎,目的就是為了快速提拔親信,即先使充任散騎官、之後擢任顯職。
當年,司馬孚就作為整個司馬家甚至整個士人的嘴替,正氣凜然地表示:新王繼統,應當擢拔海內英俊,怎能蠅營狗苟,專用親信舊人!
畢竟當年曹丕提拔的都是諸如衛臻、夏侯尚等親近故舊嘛。
而到了現在,卻沒人提這事了。
司馬懿原本打算藉此機會讓長子司馬師去鍍金的,但現在卻被截胡。
一開始局面是,大將軍親信中出了一個賈充,司空府出了一個王廣,潁川荀氏出了一個荀顗,自己出一個司馬師剛剛好。
誰能想到,你大將軍府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