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孫權:深為弟憂矣(第1/1 頁)
這遼東使節名叫孫綜,乃是遼東郎中令,前番出使建鄴稱藩於吳的正是此人。 孫權看他有幾分眼熟,可他卻不知道正是此人在遼東親手送了一眾吳國使臣歸天。 “皇帝陛下。”孫綜行了大禮,看著上位不怒自威的吳帝孫權,面色不改道: “我主向來仰慕陛下之志,怎乃魏賊霸道蠻橫,咄咄逼人,前番誤會乃是我主不得已而為之。” 聽著對方胡說八道,孫權並未動怒,反而面色平靜地問道: “魏軍的主將是何人?朕似乎沒有聽到過關於洛陽出兵徵遼的訊息。” “夏侯獻。”孫綜簡單答道。 聞言,孫權手指微動,微不可見的皺了一下眉頭,旋即又問:“魏軍有多少兵馬?” 孫綜如實以告:“幽州軍兩萬餘、烏桓軍七八千眾,共計不足三萬。” 見上位的皇帝露出甚是不解的神情,孫綜趕忙將戰役的大致情況如實告知。 他心裡很清楚,此時必須示弱擺低姿態,讓孫權自己去權衡,而不是說些無意義的大話。 “咚~” “咚咚~” “夏侯獻....”孫權的指尖無意識的敲打著面前的小案,低聲喃喃。 過了一會兒,孫權讓遼東使節先回館驛休息一日,待明日朝會再來覲見。 待那遼東使節離去後,孫權轉頭看向身旁的長女:“大虎,陪阿父走走。” 孫魯班點頭應諾,二人離開內殿,順著宮中的廊亭,緩步而行。 沒等孫權開口,孫魯班先是開啟了話題:“父皇是要再試試朝臣們的心思?” 孫權微微頷首,眼眸中帶著幾分欣賞之色,不過他卻失笑道:“這次倒沒這個必要。” 孫魯班美眸輕轉:“那便沒有出兵遼東的必要了吧,只需遙相呼應即可。” 聞言,孫權卻又是暗暗嘆息。 大虎雖是天資聰慧,但畢竟是個女兒身,只知權謀爭鬥,不懂王道大業。 誠然,在上次公孫淵反覆橫跳讓孫權顏面掃地後,他順勢借題發揮,將那些反對他的人找各種理由治罪,或是誅殺或是罷免流放。 然而這些孫權只是順勢而為罷了,他起初的目的是為了實現“鎮撫四夷”的政治目的。 作為三國之中最晚建國,又是最名分不正的國家,他需要宣威四方來鞏固地位。 如今,東有夷州,西有蜀漢、南有珠崖,而遼東便是他最後一塊“版圖”。 二人聊了些瑣事,孫權準備起駕返回寢宮,孫魯班欠身恭送直到對方遠去。 “殿下,車駕已備好。”大虎的貼身侍女阿青在一旁輕聲道。 “對了。”孫魯班邊走邊說,“魏國可有一名叫夏侯獻的將軍?” 大虎雖不懂軍事,但卻對魏、蜀兩國的箇中訊息倒是頗感興趣。 阿青搖頭回道:“奴婢不知,不過奴婢可為殿下前去打探一二。” 言罷,兩人已走到車前,在侍女的攙扶下孫魯班踏上車輦,隨後緩緩駛離。 翌日,孫權在建鄴宮正殿正式召見了來自遼東的使節。 孫綜照例宣讀其主公孫淵的表文,並請求吳國發兵支援遼東。 待使節唸完,孫權當即勃然大怒:“來人,將此人拉出斬首!” 臺下朝臣紛紛點頭稱讚,一時間無一人出口勸諫。 孫綜頓時大驚,慌忙叩首:“陛下何故至此!我主此番乃是真心實意!” 而在此時,朝臣之中竟有一人出列,開口便道:“陛下,臣以為可留下此賊性命。” 一眾朝臣愕然側目看去,此人乃是督軍使羊衜。 “先帶此賊下去。”孫權抬頭看向遼東使節。 左右聞令當即便拖走了驚恐不已的孫綜。 孫權故作一副頗為期待的神色看向羊衜:“卿可細言。” 羊衜拱手上前:“陛下,若將逆賊公孫淵的使者斬首固然能出惡氣,可這樣做是出了匹夫的怒氣,而放棄了霸王之計。” “臣以為,不如藉此機會昭示陛下厚德,而出奇兵前往以觀動靜。” “倘若魏國進攻公孫淵失敗,那麼我軍遠赴遼東解救,是恩結於遠夷,義蓋於萬里;如若魏軍和公孫淵相持不下,公孫淵首尾不能相顧,那我軍正好進攻遼東,然後到處擄掠人口,亦可滿載而歸……如此,也足以讓上天懲罰公孫逆賊,一雪往日之恥。” 待羊衜言罷,龍椅上的孫權隨即陷入思考之狀。 朝臣們看著君臣二人一唱一和,只敢小聲議論,不敢開口進言。 此前極力勸阻的名臣張昭是個什麼下場? 家宅都被燒了,顏面掃地! 但不得不說,羊衜的這個建議確實比直接斬殺來使更為解氣。 不一會兒,孫權似乎是做出了決定,頷首看向群臣,問道:“那當派何人領兵前去?” 群臣哪裡管得了這麼多,一副愛誰誰的表情。 羊衜毛遂自薦道:“臣願率軍前往。” “善!”孫權龍顏大悅,這件事便如此敲定下來。 之後,孫權修書一封交由遼東使節,信中曰:“夏侯獻用兵鬼神莫測,不可等閒視之,兄深為弟憂矣。”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