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一觸即發(第1/2 頁)
“他怎麼敢的!?”
“朕要夷他三族!”
夏口南城行轅內,大帝孫權暴怒異常。
雖然他對陸遜死在前線這事早在心中有所準備,可如今還沒來得及悲傷卻得知陸抗竟然投降了!
孫權感到難以置信。
不過,他若是知道在他百年之後,吳國相繼有全氏、步氏甚至還有他孫氏的子弟率眾北投,心裡或許平衡一些?
他的青筋暴起,拳頭不斷地捶打在面前的几案之上。
“陛下息怒!保重龍體啊!”
身旁親隨連聲勸著,但也只能勸孫權消氣。
他們根本不敢為陸抗說半句話,因為就算說破了天,他也是投敵,這一點無可辯駁。
“夷三族....”孫權口中仍在不斷念叨著。
如今三國並立多年,早已不像是幾十年前那般改換門庭沒有心理負擔....陸抗此舉是實打實的叛國!
可是說到夷三族,孫權琢磨了一番卻又感到頭疼。
三族大致分為父族、母族、妻族。
先說父族。
陸遜新亡,而陸遜的兄弟、陸抗的叔伯們也都不在人世,他先前還有個兄長也是早亡了。
粗略一算,陸抗父族這裡竟是無人可誅。
再說母族,陸抗生母乃是長沙桓王孫策的幼女,現已亡故。
陸抗的兩位姨母,一位嫁給了顧雍之子顧邵,一位嫁給了朱治之子朱紀。
陸抗還有個舅舅,即孫策長子孫權之侄,上虞侯孫紹。
母族這邊能殺的倒是不少,可如此一來,豈不是要把自己兄長這一脈屠戮殆盡了?
最後說妻族。
陸抗去年剛娶了張承之女(張昭孫女)為妻。
而張氏既是現任太子妃的妹妹,又是大將軍諸葛恪的親外甥女。
這怎麼誅?
孫權很是頭疼,雖說按照法令這些人都是可以連坐的,但卻會牽扯太多家族,著實麻煩。
若要強行連坐,豈不是將江東派和淮泗派全都波及,甚至自家人都要被誅殺不少。
“陛下...”這時親隨貼心地遞來茶水。
孫權抿了一口,眼神逐漸恢復清明。
這件事須從長計議,眼下如何退敵才是重中之重。
“來人,傳孫弘來見朕。”孫權坐定,開口吩咐了一句。
不多時,中書令孫弘進了府內,來到孫權面前。
為了實現政由己出,孫權和曾經的魏明帝曹叡有著同樣的選擇——重用中書省。
但不同的是,當年的孫資、劉放多少是有些軍略謀劃,而這孫弘就算了吧。
不過孫權也並不打算跟他探討什麼軍國大事,叫他前來多半是為了瞭解前線情報和方便起草詔書。
“濡須戰況如何了?”孫權儘量收起疲態,正色問道。
“陛下。”孫弘拱手回答:“臣得知訊息,諸葛恪到了東關之後便與魏軍展開了對峙。不過到目前為止似乎都沒佔到什麼便宜啊。”
孫弘此人為人孤傲,或許是仗著自己是孫權親信,所以即便是對身居高位的諸葛恪也從不稱呼其官職,而是直呼其名。
不過孫權似乎也不太在意,反問道:“此話何意?”
孫弘眼珠轉了轉:“魏軍在廢棄的東興堤兩側山上修了兩座營寨,居高臨下,使得我軍十分被動。”
\"呃...\"他頓了頓,“諸葛恪不但不下令去攻奪兩寨,反而將自己的營寨安在濡須以南幾十裡的地方。”
“哦?”孫權捋著鬍子,走到輿圖面前,半晌沒有開口。
“陛下...”孫弘見孫權許久未言,害怕對方看出自己有坑諸葛恪之意,趕忙想說點什麼找補。
而這時,孫權卻開口了:“卿不必說了,朕既然用諸葛元遜,就不會干涉他的決策。”
孫弘連連點頭稱是。
不得不說,孫權雖然軍事能力一般,但他勝在“用人不疑”。
這麼多年來,只要是他任命的統帥,無論戰績如何,在戰時幾乎不會收到來自孫權本人的微操指令。
很快,孫權把心思再一次投向荊州戰場。
如今夏口這裡的魏軍不足為慮。
儘管張合乃是當世名將,其麾下的胡遵、王濬等人亦不是平庸之輩,但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支偏師能做的事情實在有限。
孫權在拜全琮為大都督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