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2/4 頁)
,不虧!
林家進京,算是京城裡的一個新聞。審案自有流程,萬沒有今日破案今日問斬的,總要耽誤些許時日。大理寺還在壽寧伯的判罰扯皮,林家一進京,眾人才想起來,哎呀!苦主來也!
林家的箱籠叫京城百姓瞧了一回熱鬧,不免又閒談了一回壽寧伯乾的好事。不巧,今年大比之年,天下舉子云集京城。林家一來,原本不知道的也知道了。太子又狠丟了一回臉,更不好替壽寧伯求情了。
聖上即位至今,忍了諸多麻煩**,為的便是叫史官記一筆聖明,如今眼看要青史留罵名,恨不能把壽寧伯摁死——那是他岳父,判重了叫人說涼薄,判輕了叫人說包庇。橫豎裡外不是人。太子亦出來請了幾回罪,看得大臣們都覺得可憐。如今苦主進京,再不判,若是謠言四起,便是壓下去也有損清名了。只得父子唱了個雙簧,聖上判罰,貶為庶民押解回原籍,太子再來做好外孫送上盤纏,還不敢送太多,才把此事糊弄了過去。便是如此,還有書生撇嘴道:旁人家破人亡,他家倒還做富家翁,連個後代不許靠功名的罰都沒有!
書生們日後都指著做官,若是百姓富翁被欺凌,他們憐惜兩聲便罷,如今連朝廷命官都遭此毒手,只因一個外戚,眾人哪能不心寒?內宦外戚寵妃,乃儒家門生最痛恨的三種,若不是礙著皇后太子,恐怕罵得更難聽的都有。
能進京考試的,又幾個是傻子?真當眾人看不出皇家父子唱甚好戲哩!聖上與舉子打交道多了,一群書呆子想甚,又豈能不知?又捏著鼻子宣了一諭,道是憐林氏孤苦,雖有絕戶之財上繳國庫之法,然法外不過人情,女眷不擅經營,便從內庫撥了一千兩金子,算是與林氏買了雲母鋪子。聖上此招一出,逼的收了冰晶鋪子的宣寧侯也清點起庫房來,暗自咒罵不絕。
林貞聽到聖諭,哪敢收下,忙請魏文明做槍手寫了封懇切的辭表呈上。聖上一樂,心道:此女上道!又賜!林貞再辭!如此三番五次,聖上勉為其難的收下,親口贊此女有古人之風。宣寧侯也依樣畫葫蘆,林貞公然道:“既認了乾親,在奴心裡,便與親生無二。晚輩孝敬長輩,乃天經地義之事,不敢受長輩之報。家父不能承歡膝下,唯盡此心,以期親長寬慰之意。望憐憫之。”
皇后聽聞,亦贊林貞誠孝,賞了幾樣玩器並兩匣子珍珠。聖上見皇后有賞,跟著賞了幾部新書。因林貞有孝在身,便不宣召,只在命婦圈中讚了一回。林貞霎時名聲大漲!承平公府拍著大腿兒樂,只嘆這媳婦娶的值了!
林貞看著皇家賞下來的玩意兒,氣的省了一頓飯,不好發作,只能獨自坐在花園裡消氣。
我是多天真啊!指望幾十萬兩的雲母鋪子換個鄉君回來做一生的保障!沒想到皇家如此令人髮指!!那麼多銀子,丟在水裡還能聽到個響兒,到皇家連個漣漪都沒有!讚譽,讚譽有屁用?她都許人了!等閒人家也不會休妻,只要她能生,更不會害她性命。你倒是來點實惠的啊!你給我一個誥命也行啊!再不然你給孟豫章一個出身也好啊!無恥!太無恥了!
皇上聖明!我呸!
作者有話要說:①革命,在古代意思跟現代不一樣。古代意指紀元前商王湯討伐夏桀和周武王討伐商紂,實施變革更替朝代以應大命,順民意。
☆、第59章 日常
林貞入住承平公府以來;礙著男女大防;還不曾與孟豫章說過話兒;更不好遞紙條了;至多每日請安時打個照面,比往日還不便。孟豫章是見識過林家排場的人,深知林貞必是一百個不慣,卻也無法。心懷愧疚之下;只得再關照岳母多些;算是代妻進孝。林貞心下感激;暗讚自己運氣好;把受皇家的悶氣揮散了幾分。
在房裡實在閒了;尋出皇家賞的破爛玩意翻出來仔細瞧了一回,玩器不好賣也不能送人,看著款式也不新,不知道哪個陳年庫裡翻出來的。林貞不由腹誹:怪道壽寧伯家這麼不著調兒,看皇后的水平!!你怎麼就知我只能吃啞巴虧了?我還有婆家呢!就這麼下死眼的瞧不起人!你好歹給個新的啊!我不說,真當大夥兒眼睛都瞎了不成?
又翻出那兩匣子珍珠,更無語。林貞頗愛珍珠,但不代表她喜歡用珍珠當貨幣。珍珠與其它不同,此物有年限,至多六十年便黯淡無光,只好碾成珍珠粉使。可見皇后的小心思用到了極致!有這功夫,能把孃家約束好點行麼?
二十來年的珍珠,已無新珠的奪目光彩,總算還能用,孝期用珍珠也相宜。只是珠子大小不一,一等的大珠統共也沒幾顆。林貞又給氣了一回,一關匣子,對雙福道:“使個小丫頭,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