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頁)
地吃起飯來。宋文田兀自低頭邊吃邊為尚留在宮中的李安寧擔憂。他匆匆吃完回到房間,一夜輾轉反側未曾閤眼,天剛矇矇亮就起床趕往宮中。
這個時間,三王爺喝了一夜悶酒,睡意正酣;李安寧剛剛醒來,束髮整裝來到靈堂前,皇上已經在那裡。褪去了九五之尊的威嚴,此刻的他簡單純粹,就是一個深切哀悼母親的孩子。
皇上想著心事。
就在剛才,李安寧還在沉睡中,皇上將張太英叫到一旁,悄悄問他可曾見三王爺來過。
張太英道,昨日奴才來送錦被,見到了三王爺。
什麼時辰?
張太英一面回憶一面緩緩說道,那時百官已經出宮,李大人到長壽宮之後。奴才來給李大人送錦被,差點和王爺撞個滿懷,王爺還吩咐奴才不用進殿,將錦被交給當值的小太監就好,說會打擾太后清淨。他接著說道,沒能見到太后最後一面,三王爺悲痛不已。奴才見他滿面戚容,雙眼空洞無神,所以奴多說了些勸慰的話。
楊昭低估了女兒,當他乘坐的轎子抵達皇宮外院,一個小尾巴也同一時間抵達。楊明珠穿了一身男裝,守在外面等待進宮的機會。
太后去的突然,宮裡很多東西沒有準備,紙錢和白色蠟燭前一天用得差不多,市面上一時難以湊集滿足宮廷所需的數量,所以這兩天宮裡的小太監出入宮門頻繁,大都是採買這些用品的。小太監一般都是三倆成群,楊明珠只得看準有落單的人才容易下手。不一會兒,機會來了。有個小太監懷裡抱著一捆白布,累得不行,另外兩個人便督促他先行回宮。楊明珠跟著他到了一處僻靜之所,用事先準備好的迷藥將他迷倒,然後換上太監的衣服,用白布遮住臉,往皇宮的方向行去。守衛一看見白布,連盤問都沒有直接放行讓她進去。楊明珠先到了長壽宮,百官已經跪在那裡,都顯出昏昏欲睡的模樣,當值的太監宮女來來往往穿梭不斷地忙碌,無人在意她魚目混珠的把戲。
李安寧隨百官一起跪在外面,所有人全身縞素,她被埋沒其間並不顯眼。然而這只是對於他人,楊明珠快速地掃了一眼便確定了位置,悄無聲息地走到近旁,從後面細細打量。瘦了,黑了,她多想問問他,這兩年過得好不好,拉拉他的手,感受一下他的溫度。可是……能這樣看上一眼,她已經很滿足,轉身想要離開,忽見寶玥匆匆走出來,似乎是在尋人,向人群中張望著,怕被發現,她趕緊低頭轉身朝宮門走去。
楊明珠的離開引起寶玥的注意,但是她的視力稍一延伸,便發現了人群中的李安寧。她一陣欣喜,卻不能表露,怔怔看了一會兒,才不舍地轉身走回去。內心不禁羨慕起了剛才的小太監——他都能在他身邊站一會兒。一連幾天寶玥都沒有機會接近李安寧,似乎上天故意設定了屏障,阻止她向他靠近。
Ps。追更的童鞋們,免費的讚賞票和起點幣還有沒有啊~515紅包榜倒計時了,我來拉個票,求加碼和讚賞票,最後衝一把!
第十九章 偏殿“戲臺”
更新時間2016…5…15 23:50:38 字數:4525
太后入土為安,皇上仍沒有讓李安寧離宮。他以有功之臣回京,京城無府邸為名將她留在身邊,浩蕩皇恩成了軟禁她的藉口。李安寧的身份是男官,不便在後宮隨意走動,每日除了上朝就是在偏殿裡消磨。
三王爺行使“不告而休”的特權不來上朝,皇上似乎也沒有怪罪。
下葬那天,李安寧看到了全身縞素的三王爺,可惜只是背影。她以為他會回頭,怕錯過目光交匯的時刻,便一直盯著他。有幾次,三王爺微微側身,頭也跟著相應轉過來,側臉鼻子眼睛瞳孔都看得真真切切,他卻一直沒有回頭。
他一定不知道她就在身後正熱切地注視著他,期待他的回眸,她一廂情願地想。她能離宮的希望全寄託在三王爺身上,所以當她發現希望越來越渺茫的時候,內心的焦急無以言表,便胡思亂想起來。
這次回京,她感覺三王爺在故意迴避她,仔細一想又不能完全責怪他。太后去世他不在身邊,這種遺憾更加深了他的悲痛,他又怎會顧得上她的感受。即使他們的感情超出同僚情誼,也不足以超越母子親情。
她多想上前安慰他,可是自踏進偏殿的那天晚上開始,她就被軟禁了起來,行動上便完全失去了自由。好在思想不受束縛,這反而更增添了她的苦惱。
三王爺,你要悲痛到什麼時候呢。你說過任何事情都可以去找你,我現在就需要你解救出去呀。
這天皇上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