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麥赫利斯不得不向斯大林報告:“在作戰地區,需要一位名副其實的能夠統帥一切的總指揮。”
得知前線戰況緊急,斯大林直接給加倫打去電話,命令他立即趕往張鼓峰,以便“真正同日本人作戰”。
1938年8月2日,加倫趕到前線,親自指揮對日作戰。當加倫趕到時,麥赫利斯還在瞎指揮,他下令一個步兵師沿著張鼓峰和沙草峰之間的凹地,向日軍發動正面進攻。
一個單兵突進的步兵師對尾高來說,正好是主動送上門的獵物,他求之不得。幸好加倫及時趕到,一看就知道這是臭不可聞的爛招,急忙喊停,蘇軍才沒有被包餃子。
小巫見大巫
加倫對前線戰場進行了觀察,他發現張鼓峰東南方向的52高地上只有日軍一箇中隊,顯然這是防守上的最大薄弱點,於是決定用兩個營的步兵,從52高地進行突破。
就在日軍防線搖搖欲墜之際,日軍援兵的先行部隊恰好到達張鼓峰,使尾高的可控兵力一下子多出兩個大隊,他趕緊全部派往52高地。
兩個大隊對兩個營,蘇軍在區域性處於劣勢,激戰到下午只得後撤,雙方形成近距離對峙。
加倫指揮經驗十分豐富,初步接觸和試探下來,他對日軍的防禦能力已經心中有數。儘管從兵力和火力上看,蘇軍的確要超過日軍,但日軍在張鼓峰構築了較完備的防禦工事,加上所使用的步兵又是日軍精銳部隊,作戰十分頑強,所以防線並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攻破的。
加倫是一個慢工出細活的將領。他擅長在對峙中創造戰機,比如過去的中蘇同江之戰,加倫就一直等了兩個多月,最終找到東北海軍的破綻,從而得以完成致命一擊。
這一次,他也打算等一等,不用兩個月,也許幾天就成。
加倫能等,不等於蘇聯高層也有同樣的耐心。僅隔一天,遠東軍事高層再次出現令人匪夷所思的人事大調整。
1938年8月3日,在蘇聯高層的授意下,遠東方面軍編成了步兵第39軍,直接負責張鼓峰之戰。不過指揮第39軍的,不是加倫,而是原遠東方面軍參謀長施特恩,後者被任命為第39軍軍長,全權指揮張鼓峰一役,加倫轉瞬之間便被拋於局外。
施特恩接到的絕密命令是:“實施猛烈的全線打擊。”遠東方面軍及後貝加爾軍區的所有蘇軍進入了完全戰鬥準備狀態。
日軍方面,透過不斷升級的作戰規模,尾高終於知道自己這婁子捅的有多大了。自個兒捅的婁子,還得自個兒給糊上,尾高想來想去,決定使出日軍的看家絕招:大規模的迂迴進攻。
迂迴進攻戰術,是包括陸軍士官學校、陸軍大學在內的日本軍校的主課程。軍校老師們會告訴自己的學生:在實施正面進攻後,一定要輔之以側翼包圍,而且用於包圍的兵力越多越強,時機越出其不意,殲滅敵人的效果就會越明顯。
迂迴進攻最初只是日軍中流行的一種戰術理論,但後來卻編入作戰條令,成為一種神聖不可侵犯的教義,以至於一談到進攻,如果沒有實施迂迴包圍,幾乎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在這一思維的影響下,當戰場上的任何一個日軍指揮官被問及,進攻的目的是什麼時,他都會根據條令回答你:“包圍敵人並將之殲滅!”
尾高一遇到坎,本能地便想到了迂迴,他準備等援兵主力一到,即派一個聯隊繞到蘇軍後方。
和尾高一樣,參謀本部和“朝鮮軍”高層的腦袋裡,也無一例外地灌滿了迂迴戰術。在這些人的概念裡,進攻等於迂迴,迂迴等於進攻,此外別無分店。尾高把方案往上一報,他們立馬跳了起來:什麼,你要進攻?這不擺明是要“擴大事態”嗎,絕對不行!
尾高其實不是要進攻,他只是要更好地防守,可惜無人能予以理解。方案駁回後,他只得老老實實重回原點。
第19師團被固定在張鼓峰的山脊上,進退不得,等於是自己將自己綁在板凳上捱揍。在援兵到達戰場後,尾高據此做出了新的部署,但仍感相當吃緊,於是要求將留在朝鮮的最後一個聯隊編制——長勇聯隊也調過來。
“朝鮮軍”中村司令官又是一番扭扭捏捏,裝腔作勢,不過尾高費盡周折,總算拿到了調兵令。至此,第19師團已大部分集結於張鼓峰。
都是在增兵添將,跟蘇聯人一比,日軍只是小巫見大巫。蘇軍新成立的第39軍共擁有兵力2。3萬人,機關槍有一千多挺,坦克、火炮、飛機的數量均在兩百以上。這些資料裡面,僅步兵和坦克,參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