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頁)
�刪退閌欠糯笠槐叮�煉嗖還�8個營,兵力上也還不及蘇軍。
再看特種部隊配置。蘇軍有坦克戰車150輛,火炮60門,飛機先後出動130架。日軍那邊,因為參謀本部不肯“擴大”,飛機坦克均未參戰,只有一共17門火炮在張鼓峰撐門面。
力量對比這叫一個懸殊。尾高想自力更生,將第19師團留守羅南的第73、76聯隊及部分特種部隊也調過來。當增兵計劃上報到“朝鮮軍”司令部時,被中村司令官一口否決。
“朝鮮軍”參謀長北野憲造少將此時正在第19師團視察,看了實在於心不忍。
都是武士,不能見死不救,北野便想了個變通辦法,他向中村發去電報,提出可以不以增兵的名義,就說是第19師團內部的“外地演習”,這樣一方面可緩第19師團之急,另一方面也能免除參謀本部的追責。
有參謀長說情,中村考慮再三,終於同意了增兵方案,不過還是附加了前提,要求尾高儘量不再擴大事態云云,其實尾高哪還有力氣去擴大事態,他能保住高地一線就不錯了。
方案批下來,已是8月1日晚上,援兵到達張鼓峰,最快也得天亮以後。可是在白天的戰鬥中,蘇軍竟未能佔得分毫便宜。
歸根結底,前線蘇軍不缺人,不缺武器,缺的是一位可以心無旁騖坐下來指揮打仗的核心。
小報告之王
蘇聯遠東方面軍司令是布柳赫爾,中國名字叫加倫。他是蘇聯建軍時第一批授銜的五大元帥之一,紅旗勳章和紅星勳章的獲得者。“九一八”前,加倫在中蘇同江之戰中,曾指揮遠東蘇軍擊敗張學良的東北軍,並俘虜上萬名中國官兵,由此被蘇聯人譽為“遠東軍魂”。
當張鼓峰戰鬥打響時,加倫的心思卻並不在戰場上,因為他已經自身難保。
加倫是蘇聯國內戰爭時崛起的名將,這一批將領與斯大林幾乎同時出道。
最初接到秘密指令,被派到遠東去清查加倫的正是留希科夫,但是加倫處事十分謹慎小心,在肅反運動蔓延遠東,告密風無處不在的情況下,留希科夫竟然難以抓到他的把柄,而加倫也想方設法不讓留希科夫靠近自己。
一番暗鬥下來,留希科夫落敗,直到叛逃前,他都沒能逮捕加倫,只將空軍部長抓了起來,後者是加倫的得力助手。
蘇聯高層接著派出蘇軍總政治部主任麥赫利斯,以接替留希科夫的使命。
身為總政治部主任,麥赫利斯的文化程度和政治理論水平卻並不高。據說有一次斯大林送給他一本論列寧的書,麥赫利斯拿到後恭恭敬敬地請對方在書上題詞留念,可即便是這樣的“御批書”,他也從未翻開看過其中的任何一頁!
麥赫利斯講的是另一種“政治”。這廝最擅長的本事,就是告密和打小報告,這些小報告裡面,除了極少數蘇聯高層可以豁免外,從“敵人”到同事,無所不包,因此有“小報告之王”的稱謂。
麥赫利斯把更為冷酷無情的“肅反風暴”帶到了遠東。他在遠東太平洋艦隊“抓間諜”,不過二十天時間,就從艦隊高層挖出66名“敵人的奸細和幫兇”。當然,這些還都是小嘍囉,他要抓的,其實還是加倫。
留希科夫挖空心思都沒能完成的活,“小報告之王”也感到棘手。為了保護自己,加倫幾乎已在日常生活中練就了一身金鐘罩鐵布衫的功夫,別人很難從他的隻言片語中找到“罪證”。
麥赫利斯久攻不破,便採取突然襲擊的心理戰術,鬼魅一樣地現身加倫家中,對加倫進行旁敲側擊。加倫從始至終不動聲色,在麥赫利斯怏怏而去後,他對妻子說:“想要吃掉我的豺狼來了。我不知道是他們吃掉我,還是我吃掉他們,但是我吃掉他們是不可能的。”
面對隨時會從黑暗角落裡躥出來咬自己脖子的豺狼,蘇軍元帥只能以靜制動,隨對方去瞎折騰,最終麥赫利斯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在張鼓峰之戰中成為了主角。
豺狼終究不能代替猛虎,麥赫利斯說到底是個陰謀家和打手,並不是軍事家,而就過往履歷來看,他僅在營級單位擔任過政委,沒有絲毫指揮大兵團作戰的能力和經驗。他一上陣,就弄得前線一片混亂:步炮協同、步車協同根本無從談起,步兵和坦克不知哪裡才是突破的重點,炮兵糊里糊塗地瞎轟了一天,也沒能給步兵幫上多少忙。
在日軍戰機未能參戰的情況下,蘇軍的一百多架戰機本來大有可為,可是因天氣情況糟糕,僅僅出動了30架次,中間還被日軍用高射炮擊落了3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