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他的那群間諜肯定會把訊息傳遞給他。你們再把士兵們組織起來搞個聯歡會,要搞得熱熱鬧鬧的,讓他信以為真。當他放鬆警惕後,我們就奇襲他的基地象湖山,一戰可下。”
指揮官們還有疑慮:“恐怕詹師富不會相信。”
王陽明看著他們,笑了笑,說:“他會相信的。”
詹師富的確會相信。他不相信王陽明,他相信他的經驗。據他的經驗,政府軍每次來圍剿失敗後都會撤軍,無一例外。他的經驗信心百倍地告訴他,王陽明也不會例外。所以當他接到他的間諜們傳給他的所有情報後,他堅信不疑。當他的間諜把王陽明正在上杭舉行班師聯歡會告知他時,他心底最後一絲警覺也煙消雲散。他命人殺豬宰羊,抓起酒罈,慶祝他這次反圍剿的勝利。他根本沒有意識到,他創造的反圍剿紀錄已經畫上了句號。
王陽明派人日夜不息地打探象湖山的動靜,最後,他得出結論:守衛鬆懈,詹師富相信了。一得出結論,他馬上制訂作戰方案:兵分三路,於1517年農曆二月十九趁著下弦月色銜枚疾走直奔象湖山。在距象湖山一箭之地會合後,王陽明向全副武裝的突擊隊下達了攻擊象湖山隘口的命令。進展異常順利,因為王陽明之前的工作取得了成效,象湖山守衛鬆懈得一塌糊塗,突擊隊幾乎未費吹灰之力便攻破象湖山隘口,雙方就在山中展開慘烈的肉搏戰。詹師富的手下在山中長大,山石林中跳躍如飛,如同從馬戲團出來的演員。幸運的是,當時是黑夜,那些土匪不能淋漓盡致地發揮長處,只能與政府軍短兵相接。一夜苦戰後,由於武器裝備上的巨大優勢,王陽明部隊將這些悍匪全部剿滅,控制了象湖山。不過在打掃戰場時沒有發現詹師富的屍體。從俘虜口中得知,詹師富在亂戰中已逃到可塘洞據點去了。王陽明下令對詹師富的所有據點全面掃蕩。
詹師富的據點還有四十餘處,戰鬥人員達數萬,而王陽明的部隊滿打滿算才五千人,力量對比懸殊。但詹師富的老巢被王陽明端了,氣勢和鬥志受到嚴重打擊。當他在可塘洞據點聽到王陽明掃蕩部隊擂起的戰鼓聲時心膽俱裂。民間有句話叫“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一個團隊的領導人如果膽怯,毫無鬥志,那這個團隊離瓦解就不遠了。詹師富嚇得魂不附體,當然不能指望他的守衛部隊個個如天神下凡。於是,可塘洞的防線很快潰散,詹師富本人被活捉。
一個沒有信仰支撐,純靠利益(打家劫舍獲得錢糧)結成的團隊,一旦靈魂人物消失,它就如多米諾骨牌一樣,勢必倒塌。王陽明剿匪部隊如暴風掃落葉一樣,在三天之內橫掃詹師富四十三處據點。1517年農曆三月二十一,詹師富最親密的戰友溫火燒被王陽明的掃蕩部隊活捉。詹師富武裝成為歷史。
王陽明剿滅詹師富僅僅用了三個月,這一雷鳴電閃的速度把那些山中大佬們震住了。他們瞠目結舌,直到此時,他們才開始認真研究王陽明。這位臉色黑紫、不停咳嗽的病夫怎麼會有如此神奇的力量?他們透過各種情報渠道瞭解王陽明。有情報說,此人只是個教書先生,好像是講什麼心學的,沒有作戰經驗,消滅詹師富只是他僥倖而已。也有情報說,此人外表忠厚,內心奸詐,不可不防,詹師富就是死在他奸詐的計謀下的。還有情報大驚小怪地說,此人是個半仙,因為他居然能求雨。如你所知,前兩條情報都是假的,最後一條半真半假。
王陽明的確在求雨,而且成功了,但他不是半仙。1517年農曆四月初,他從前線回到上杭。上杭當時大旱,王陽明心血來潮,突然就吃齋唸佛求起雨來,第二天,上杭居然大雨。一個月後,他又和一個和尚在瑞金求雨,居然又得償所願,於是王陽明通神的名聲漸漸在百姓中傳開了。
過足求雨癮後,王陽明將工作重點重新轉移回剿匪。在對剿滅詹師富的軍事行動的覆盤中,他發現,政府軍的戰鬥力已經弱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即使是他當初從各省軍區挑選出的所謂精英,也不過是半吊子,因為他們缺少軍事訓練。他想到的辦法就是後來清人曾國藩藉以發家的“團練”,即地方民兵。
王陽明的“團練”和曾國藩的“團練”不同。曾國藩是從民間挑選勇武之人編成部隊操練,而王陽明則是從各個部隊中挑選驍勇之士,編為四團。每團有團長,除有農事季節外,四個團都必須到贛州城軍營操練。
據說,活動於福建南安的山賊們聽到王陽明晝夜練兵的訊息後,心驚膽戰。他們把老婆孩兒和金銀珠寶都藏到深山老林裡,白天下山耕地,晚上就跑回山林。他們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百無禁忌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