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這個“黑戶”來路不明,或者就是土匪,那這家和與他編在一起的其他九家就要倒黴,受到處罰。所以,十家牌法的功利性就在於,它把每個人都變成了神經兮兮的間諜。
十家牌法制度看上去沒有人情味兒,不過按王陽明心學的解釋,它是激發人內心良知的靈丹妙藥。王陽明說,人人都有趨利避害的心,所以人人都擔心被別人連累,如此一來,不用政府的命令,他就能發揮主觀能動性去監視別人。而人人都有良知,良知告訴他,不能牽累那麼多人,所以他們會拒絕土匪。即使土匪是他的家人,他也會想,為了自己的一個親人,而連累了幾十個人,良心實在不安。於是,他們會把藏匿於家中的土匪主動送到政府手中。
王陽明的這種解釋是否合理,有事實為證。十家牌法施行後,南贛地區的土匪再也不能隱藏到人民群眾中,他們的生存空間被大大地壓縮,只能龜縮在山林中。
在大致解決了自己的問題後,王陽明開始嚴肅地審視詹師富。與其他山中巨寇相比,詹師富是個小字輩。王陽明來江西的兩年前(1515年),他才在綿亙數百里的大帽山宣佈革命,不過這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詹師富很有眼光。
1515年下半年和整個1516年,他粉碎了前南贛巡撫文森組織的多次圍剿,創造了南贛地區山賊們反圍剿成功次數的最高紀錄,並且把根據地建在了大帽山子山脈的象湖山(福建漳州平和縣象湖山),直到王陽明在汀州制訂了圍剿他的計劃時,還沒人打破他的紀錄。
詹師富能創造多次反圍剿勝利的神話,一靠地利,二靠奸細。王陽明雖然挖出了許多奸細,可還是有漏網之魚。所以當王陽明在汀州制訂計劃時,詹師富很快就得到了訊息。
王陽明計劃兵分兩路,一路攻詹師富的基地象湖山,一路從饒平(廣東饒平)北上配合。詹師富馬上把他的人埋伏在官兵來象湖山的必經之地——長富村(福建漳州平和長樂一帶),當官兵進入埋伏圈後,詹師富部隊喊殺聲起,然而經王陽明整頓的部隊戰鬥力驚人,在被包圍的情況下絲毫不亂,仗著人多勢眾,向四面八方突圍。他們不但撕開了詹師富的包圍圈,而且掉頭反包圍了詹師富。詹師富招架不住,急忙跑回老巢象湖山。
王陽明剛得到正面攻擊部隊取得勝利的訊息,那支偏師也把捷報送來了。王陽明興奮異常,叫人備馬,他要親自上戰場。這並不怪他,畢竟是第一次上戰場,難免有些激動。
當他躊躇滿志地走到廣東一個叫大傘的地方時,突然一聲鑼響,四面八方衝出了黑壓壓一片人,王陽明帶計程車兵少,詹師富的伏軍又是突然衝出,他措手不及,下令突圍。
在突圍混戰中,他中了兩槍,栽下馬來。幸好護從給力,把他扶上一匹快馬,衝出了包圍圈。這一仗,他險些被詹師富活捉。
此時的王陽明狼狽不堪,他調轉馬頭回汀州。一路上,他深刻地檢討自己,他發現自己太輕敵,這都是因為沒有經驗。他有了新的想法:我不應該在不擅長的戰場上和敵人較量,我的特長在戰場之外。
橫掃詹師富
王陽明心學說的是,不要迷信自己的經驗。世間一切瞬息萬變,拿從前的經驗對待新出現的事物是膠柱鼓瑟。尤其是當你面對新對手時,經驗就是道教的丹藥,會神不知鬼不覺地置你於死地。詹師富很快就要犯這樣的低階錯誤。
王陽明說他的特長不在戰場上而在戰場外,說的其實是帷幄裡的運籌。他的運籌和其他軍事家不同,他把軍事打擊放在第二位,放在第一位的是“攻心”。
他決定在詹師富身上實驗。幾天後,他把部隊調到上杭(福建上杭縣),以此為瞭望塔和跳板,創造機會給詹師富致命一擊。在他聚精會神思考攻心術時,他的指揮官們卻情緒低落。按他們的看法,此時應該撤兵回贛州,等待廣東剿匪專業部隊狼兵到來。
王陽明哭笑不得。幾天前,他們在長富村打了次勝仗,戰後歡呼聲蓋過天雷,而昨天的一場敗仗馬上就讓他們變得像遭了殃似的。
果然如民諺所說,庸人一挫就餒,才勝便驕。
王陽明對他們說:“勝敗乃兵家常事。我們應該立即提振士氣再尋勝機,你們說等待廣東狼兵,可是靠別人永遠是不靠譜的。你們說敵人氣勢正盛,我們正應該趁他們取得勝利疏於防備時向他們進攻,怎麼能在這個關鍵時刻後退呢?”
指揮官們齊聲問:“計將安出?”
王陽明說:“詹師富現在巴不得我們撤退,我們就如其所願傳出訊息,說不打了,今年秋天再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