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頁)
中的良知自然知道;如果它是惡念,也唯有我們心中的良知自然知道。這是誰也無法給予他人的那種性體。
“所以說,雖然小人造作不善的行為,甚至達到無惡不作的地步,但當他見到君子時,也會不自在地掩蓋自己的惡行,並極力地表白自己做的是善事。由此可以看到,就是小人的良知也具有不容許他埋沒的特質。
“今日若想辨別善惡以使意念變得真誠無妄,其關鍵只在於按照良知去判斷行事而已。為什麼呢?因為當一個善念產生時,人們心中的良知就知道它是善的,如果此時不能真心誠意地去喜歡它,反而背道而馳地去遠離它,那麼這就是把善當作惡,從而故意隱藏自己知善的良知了。而當一個惡念產生時,人們心中的良知就知道它是不善的,如果此時不能真心誠意地去討厭它,甚或反而把它落實到實際行動上,那麼這就是把惡當作善,從而故意隱藏自己知惡的良知了。像這樣的話,雖說心裡知道,但實際上跟不知道是一樣的,那還怎麼能夠使意念變得真實無妄呢?
“良知所知道的善,雖然人們誠心地想去喜歡它,但若不在善的意念所在的事情上實實在在地踐履善的價值,那麼具體的事情就有未被完全校正的地方,從而可以說喜歡善的願望還有不誠懇的成分。良知所知道的惡,雖然人們誠心想去討厭它,但若不在惡的意念所在的事情上實實在在地剷除惡的行為,那麼具體的事情就有未被完全校正的地方,從而可以說那討厭惡的願望還有不誠懇的成分。如今在良知所知道的善事上,也就是善意所在的事情上實實在在地去為善,使善的言行沒有不盡善盡美的。在良知所知道的惡事上,也就是惡意所在的事情上實實在在地去除惡,使惡的言行沒有不被去除乾淨的。我的良知所知道的內容就沒有虧缺和被掩蓋的地方,從而它就得以達到純潔至善的極點了。
“此後,我們的心才會愉快坦然,再也沒有其他的遺憾,從而真正做到為人謙虛。然後心中產生的意念才沒有自欺的成分,才可以說我們的意念真正誠實無妄了。所以《大學》中說道:‘繫於事上的心念端正後,知識自然就能豐富;知識得以豐富,意念也就變得真誠;意念能夠真誠,心情就會保持平正;心情能夠平正,本身的行為就會合乎規範。’雖然修身的功夫和條理有先後次序之分,然而其心行的本體卻是始終如一的,確實沒有先後次序的分別。雖然正心的功夫和條理沒有先後次序之分,但在生活中保持心念的精誠純一,在這一點上是不能有一絲一毫欠缺的。由此可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這一學說,闡述了堯舜傳承的真正精神,也是孔子學說的心印之所在。”
良知是件法寶,使用它不需要任何繁瑣的程式,也不需要任何咒語,只要你按它的意思行事,就是最好的使用方式。
這就是王陽明《大學問》告訴我們的一個終極真理,用王陽明的話說,不是我告訴你的,這個道理其實就在你心中:天下一切事,都是你良知的事。
風雨又來
1519年春節剛過,王陽明在贛州給王瓊寫了封長信。在信中,他平靜地敘述了南贛地區的剿匪和設立行政區的情況。人們從夢中醒來後,就再也不會心有餘悸地去回想那個噩夢。緊接著,他滿懷熱情地追憶了王瓊對他的信任往事,聲稱如果沒有王瓊在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援,他在南贛的剿匪不可能這樣順利。然後又談到自己獲得的那些國家榮譽,諸如升為右副都御史,實在感到有愧,他沒有這個才能。還有他的後代可以世襲千戶,這讓他受寵若驚。他說,大部分功勞應歸於王瓊。
王陽明這樣說,乍一看去有些虛偽。南贛匪患的平定無可置疑是他的功勞,王瓊不過是把他推到那個舞臺上而已。不過這就是問題所在:王陽明固然偉大,但王瓊更偉大,因為他能重用王陽明。
信的最後,王陽明談到自己的健康狀況。他說南贛地區氣候潮溼,瘴癘瀰漫,他的肺病復發,又因為剿匪工作辛苦,所以生活作息不能規律,患了很嚴重的痢疾。他此刻最大的希望就是王瓊能在皇上朱厚照面前替他求情,允許他退休回老家。他說,自己所以如此不顧體統地總想回家,是因為祖母於1518年農曆十二月離開了人世,他因為來南贛剿匪未能見祖母最後一面,內心在滴血。
王陽明的身體狀況的確不容樂觀。他在給弟子的信中經常提到他的肺病和不見好轉的痢疾,在1518年春節的那場邀請池仲容的宴會上解決了池仲容後,他一個猛子扎到地上,口吐鮮血。弟子們驚慌地扶起他時,他開始劇烈地咳嗽。當時弟子們的感覺是,王陽明想把肺咳出體外。在成功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