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頁)
多山都在我們北邊。很可能在我們的方向上我們面前的某座山峰擋住了他們的視線,妨礙了他們的定位。”
羅丹轉到了另一側,從下面向上望著布林。
“你認為他們沒有可能將他們的定位儀設在觀察條件更好的最高峰上嗎,啊?”
“不,恰恰不會的,但是……”
他說了一半卻停住了。
“我們會發覺它的,”羅丹說道。“親愛的上帝寬恕你洩露了我們的位置。”
布林好幾分鐘沒有說出話來。後來他說道:
“我想,假如他們知道我們在什麼地方,他們早就轟擊我們了。”
羅丹聳了聳肩。
“或許是這樣的。”
一百九十點鐘後不久便到黃昏了。隨著黃昏的到來颳起了一連串的風暴。羅丹早就讓人將飛船的天文鐘裝上了根據金星自轉來劃分的錶盤。一天有二百四十金星小時。這時,金星的一小時與地球的一小時相比只差大約十五秒。
羅丹最後決定讓突擊隊在飛船上再待一會兒,並首先偵察較近的周圍情況,以便能為穿過叢林找到相應的裝置。尤其是他想一直等到他能肯定布林的輕率做法沒有引起敵人的注意時為止。因為這將意味著他們可以不再使用阿爾孔人的個人飛行服,至少不再飛到樹冠的上方去。但在樹冠的下方,這些個人飛行服無論如何是沒有用的。在北極大陸的叢林中,任何人都不可能飛行。最後,羅丹佈置了警戒哨。至少有一個會擺弄“好望號”搜尋警戒裝置的人要留在指揮中心內。在緊急情況下他們聽到警報響了以後再從距離很遠的地方跑來對付攻擊者是不夠的。另外,每個警戒哨都有義務將觀察到的重要情況都用口述方法錄到帶子上,不論這些情況與探險任務有沒有關係。能用來提供周圍世界資訊的任何敘述都是重要的。
羅丹自己擔任第一班警戒哨,時間是從一百九十一點鐘到一百九十三點鐘。他熄滅了這時除了他之外已經空無一人了的指揮中心的燈光,把一個光學探測儀升到了環形山邊緣的上空,以觀察周圍的情況。
在整個昏暗的傍晚,風暴都在以無法想象的力量咆哮著。風暴是從東方吹來的,是從夜空中吹來的。羅丹用一個空氣動力探測器測出的風速為每小時三百五十公里,比高處的大氣層中要低。
一百九十二點鐘左右天完全黑了下來。羅丹不得不將光學探測器換成了紅外探測器。
半個小時以後風暴開始停了下來。
在附近封閉式的樹葉頂部的上方出現了一個類似恐龍的動物的蛇一般的脖子。長著小腦袋的脖子來回來去地搖晃著。這個動物可能在風暴以後辨別一下方向。
羅丹注意地觀察著它需要多長的時間。布林的說法顯然是正確的:這些動物都不是智慧生物。
羅丹在往帶子上錄音:“類似恐龍的動物,頭長在伸長了大約有五六米的脖子上,脖子伸到了樹葉頂部的上方,需要十分鐘才能在視野很開闊的周圍辨別清楚方向。”
知道這些是很好的。這樣的觀察可使突擊隊不必再為避開恐龍而繞大彎子。或許人們可以從恐龍的腿中間爬過去,而不會被恐龍所發覺。
羅丹突然聽到身後有什麼聲音。他轉過身,在螢幕發出的昏暗光線中看到了托拉那苗條的身影。
“您別這麼嚇人!”他高興地說道。“有人比我的心情還緊張。”
她輕輕地笑著。
“我想來接替您的班,”她答道。“您的時間快到了。”
他看著表。到他這班崗結束,他還有二十多分鐘。
他們一起盯著螢幕。
過了一會兒羅丹說道:“當風暴還在刮的時候,您一定看到了。風暴的樣子相當浪漫。”
她沒有回答。幾分鐘以後她才提出了一個很怪的問題:“您覺得很好玩嗎?”
“什麼?”
“這個世界。”
羅丹嚴肅地點著頭。
“我能看到的任何世界,我都會覺得很好玩。”
過了一會兒,羅丹問道:“怎麼,您覺得不好玩?”
她猶豫了一會兒答道:“我不知道您是否理解我的意思。如果有人屬於像我這樣的一個民族,他就會知道在宇宙中任何地方再也沒有真正的新事物了。我們所發現的一切,我們都已經在另一個地方看到過了類似的或完全相同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會看厭倦的,您懂嗎?我甚至於問我自己,到某個哲學家想到因為空間飛行對智慧生物精神方面的進一步發展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