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3/4 頁)
子都是私人生活,和業務能力根本無關。
一個治國平天下的能臣或許是個寵妾滅妻的浪蕩子,民族英雄或許不小父母忤逆長輩。
在曹操來看,各人私德應該與行政能力分開,養多少小老婆,有沒有寵妾滅妻都不是問題——當然,這養小老婆的錢要是挪用公款來的,就另說了。
有這樣一個選人不按常理出牌的曹丞相在,蔣濟小少年根本不用像前代的大臣們一樣熬資歷,以他的家世要得個太守,也真要跟張汪一樣熬到頭髮花白。
但到了最後,這個春華很是欣賞的蔣郎竟然還是沒得到他的太守位。
“不是原先你說……”春華還是揣度著用詞,“以他的功勞,酬以太守位並不過分。”
太守,就是秦制郡守。
司馬懿想,他老婆在政治方面還是太幼稚了,“朝中事從不少人諫議,蔣郎功勞還當有其他嘉賞。”
還是因為年輕。
年輕是硬傷,便是往後去,陸遜當了大都督也同是受了老臣們的輕慢。
蔣濟太年輕了,這個時候當太守該讓多少鬍子花白的老府臺們跌破眼鏡。
朝中從不止一種聲音,熬資歷的老道學們雖平時碌碌無為,妄議人卻都是一把好手,一點也沒有種自己不作為還要拉年輕有為的後生下馬的羞愧感。
老道學們反對,再加上曹操本人也並不是特別為蔣濟堅持,這事就敲定下來了。
便是這樣,蔣濟讓人高看一眼的地方更顯了出來。
看著朝上這個形勢,他自己便先上奏說,自己年紀輕,有失穩重,不可擔大任,讓曹操得了臺階下,此事便至此了。
他自己並不是看不懂。
能夠算計了孫仲謀團團轉的蔣濟,心裡其實非常清楚,曹操這是為了曹仁的面子壓著他的功勞呢,更深層次的,做文官的,除譙武集團的謀士,其他地方所出的謀士大多是被防備的。
在這些其他地域的謀士中,都也要為自己爭取福利,還要和譙縣集團頂一頂,其中最有名,便是潁川集團。
大家都吃過譙武人的虧。
目下在蔣濟的面前便不得不將作出站隊的問題。
他背景不顯,靠著自己熬資歷,那麼這一次的勝仗便是他最後一次出彩的機會。這也是從大魚嘴中漏下的,曹操根本沒想過他會贏。
如果他不找了集團依附,那麼往後他便再沒有像這次這也“偶然”的機會了。一個人自身再有能力,不被任用根本就不能成就。
而除了譙武集團,其他的小集團裡,在他看來也就潁川集團最靠譜。
可是他不是名門,自己是搭不上話的,能充當他敲門磚的那個人司馬懿,如今卻又是個丕少黨。
真是憋屈透頂了!
和司馬懿一樣,蔣濟他根本就不想陷入爭儲的政治鬥爭去。其他的還有翻身機會,爭儲中折進多少人都不冤。
真正的清貴世家,根本就不想著去爭擁立新君的功勞。
但如司馬懿沒選擇一樣,蔣濟也沒選擇。
回到許都後,蔣濟便再遞了名刺去拜訪。
司馬懿也是欣然答應,只是私下謔言,“時過境遷,蔣郎神慧。只是不想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這幽怨的小眼神讓春華瞬間腦補了好一回,一個沒忍住就笑了出來。
作者有話要說:作者她……沒有改cp的準備 本文……還是bg文
以上純粹只是囧囧有神的吐槽罷了
只是些小怨念,看某點男性文,明明男二比女主(們)跟男主在一起更來勁,最後卻分道揚鑣,相忘於江湖了(喂!)
68、 河畔草,園中柳(二)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漢朝人把詩經背得特順溜,至於春華都已經拿著本《詩》囧囧有神的給她閨女幼教上了。
根本不需多解釋,她瞬間就腦補起來。
昔日內個蔣濟小少年和司馬好青年……定了定神,發現女兒還在旁邊;才忍住了調侃丈夫的心思。
“怪不了他,本來咱們家當時那年景,也實在寒磣了些。”捧高踩低本來就是最普遍的人情。
用捧高踩低來說蔣濟似乎有些過了,不過趨炎附勢,人總要向著高處走,身在官場,為著前途他掉頭找出路也是正常的。
春華根本就不怎麼惦記他;“這都是旁的事;你要是得空;該去多見見大哥。”
想到大哥,司馬懿才是真腦仁疼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