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3/4 頁)
華神醫之藥,要將病根治已經不是難事,漢升何不出仕?而且令郎抓藥亦要錢財,漢升若出仕,謀得一份差事就有月俸,到時可得更好之藥林來為令郎治病。張繡雖然不才,但若漢升肯投效於我,當以將軍之位待之,可領萬軍。”
黃忠聽得張繡的話,沉吟了好一會兒,又望了望黃敘,見到黃敘向他父親重重地點了點頭,表示支援之後。黃忠才點頭行禮道:“忠見過主公。”
這時華倫卻是問張繡道:“後將軍在此,方才那位先生”。
張繡聽到華倫的話,便知道說的是賈詡,笑道:“方才那個先生乃是繡的主薄賈詡賈文和。由於方才繡聽聞愛妻有喜,走了神,怠慢了華神醫。而賈先生又怕街上人多口雜,點破了繡身份不好,故此才有方才之言,欺瞞之處萬勿見怪。”
以下字數不收費
大家說小弟更新不多嗯今明兩天爆發一下今天先三更,希望有月票的朋友投一下小拜然後推薦一下朋友的作品心打手 劈瑰曬曰《步甲》這個星期上了三江榜
第一百八十二章 議事
對趙雲說道!“如今天煮凡經不早,師弟,汝且四讓周倉趕一輛馬車來,今夜我等都到縣城休息,明日前往宛城,繡留在這裡陪著華神醫他們。”
趙雲應了一聲,騎著小白龍直奔縣城。這邊華陀說道:“後將軍的難處老朽明白。”
張繡笑了笑,說道:“華神醫雲遊天下救濟萬民之心繡佩服不已,華神醫還是莫要稱呼繡什麼後將軍了,就叫繡一聲伯淵即可。”
華傷聽得,笑道:“伯淵還是莫要叫老朽華神醫。方才賈大人言伯淵有事找老朽,與天下百姓有大利,不知是何事呢?”張繡笑道:“華先生行醫多年,不知可有徒弟?”
華傷長嘆了一口氣道:“徒弟收過不少,但他們都不願意隨老朽雲遊天下救濟百姓,只願在家鄉做一郎中,以診金餬口渡日。故此他們大都也只是隨老朽學過幾個月醫術,故此都不算精湛,能得老朽衣缽的,恐怕一個也沒有。”
張繡亦知道漢末大夫的地位其低,稱作賤業亦不為過。富家子弟自然不願意學習醫術,而貧民學習醫術,也只為餬口。能像華陀有救濟天下萬分之心的,恐怕數百年才能出一人。這些貧民只為餬口而學習醫術,又不願隨華陀遠行,故此醫術也只學了一些皮毛罷了。
張繡聽得,便說道:“華先生可曾想過,先生以一人之力,終一生所救之人亦只是寥寥千人罷了。若先生醫術能有徒弟繼承衣缽,徒弟之後再有徒孫,那先生一門就有可救天下百姓之力了。”
華詫聽得,點頭道:“伯淵所言不差,但那些徒弟”唉,不說也罷。”
張繡聽得,笑道:“不若繡為華先生招一批聰明伶俐的青年,隨先生學習醫術,至於生活餬口的問題,就由繡解決。只要先生認這些人為徒弟一日,他們的生活就由繡解決。如此既無後顧之憂,就可專心學習醫術,救濟萬民了,不知先生以為如何?”
華詫聽得,有些激動地問道:“伯淵此言當真?”
張繡微笑著點頭道:“繡雖然不才,但亦掌兩郡賦稅,為先生的徒弟們提供生活保障還是綽綽有餘的。不過繡在這裡還有兩個不情之請,萬望華先生應允。”
華傷聽得,按下心中的激動。說道:“伯淵且道來,若是有違道義,老朽誓死不從。”
張繡說道:“華先生怕是誤會了。繡第一個不情之請,是想請華先生到我軍中教授士卒們一些急救之法,讓士卒們受輕傷的時候亦有辦法保住性命。”
華傷聽完,點頭道:“此亦是救人。老朽應下了。”
張繡繼續說道:“第二個不情之請,是當日洛陽未毀之前,繡與岳父於東觀以及蘭臺搬出書籍兩萬餘卷,另外岳父處還有藏書四千卷,總數約為三萬卷。這些藏書中不少是周代典籍,諸子百家均有。故此其中有不少醫家典籍,但這些醫家典籍卻是散亂無比,恐怕自武皇帝建東觀以來都未曾有人整理,華先生乃是當世神醫,所以繡想請華先生對這些醫家典籍整理一番,以澤後世。”
華信聽完張繡的話,原本逐漸平復下來的心情又再次激動起來,只見華儒雙手微顫,有些不信地問張繡道:“伯淵所言當真?”
張繡也沒有料到華詫會如此激動,點頭道:“千真萬確。”
華詫深吸了幾口氣,說道:“老朽願意整理這些典籍,不過只有老朽一人,恐怕張繡聽得華坨前半句,已經知道他想說的是什麼,便答道:“華先生勿憂,繡會派人將此事告訴張仲景張先生,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