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3/4 頁)
安之後,整日就埋頭整理藏書,為藏書分類、做標記,就連蔡琰不時亦要去幫忙。
蔡邕聽得張繡來訪,雖然很是忙碌,但亦抽身來見。兩人在大廳分賓坐下之後,蔡邕就直奔主題問道:“伯淵可是來說小女的婚事?”
張繡對這個焦急的老頭感到無語,乾笑了幾聲道:“非也,繡此來卻是想向伯喈先生打聽一事?”
張繡笑了笑,說道:“繡想問司徒王允大人可有一女名喚秀兒。”
蔡邕一聽張繡的話,臉色立變,“騰”一聲霍然站起來,對著張繡怒目而視,指著他說道:“你這混賬小子,家中有嬌妻,不日又要娶老夫女兒為妻,得二妻還不知足,還想打司徒大人愛女的主意,莫不是當真想三妻四妾才滿足。”
張繡聽了蔡邕的話,就知道他誤會了自己話中的意思,連忙解釋道:“伯喈先生誤會了,繡此一問卻是為朋友打聽訊息。”
不過蔡邕明顯不信,疑惑道:“哪個朋友?”
張繡答道:“乃是溫侯呂布,其見繡不日要與琰兒成親,知道琰兒乃是蔡先生之女。而他所遇到的一名叫作秀兒的女子聽聞乃是公卿之後,伯喈先生於士林享有盛名,朋友門生眾多,應該知道此女乃是何家女子,故此著繡為其打探訊息。”
蔡邕聽了之後,信了大半,但還是問了句:“當真如此?”
張繡臉色誠懇地說道:“當真,若先生不信,可去問溫侯。”
蔡邕擺了擺手,說道:“不用問了,老夫信你就是。平日看你小子也不是言而無信之人。”說完這句,蔡邕仔細想了一下之後,才說道:“以前老夫尚與子師相熟之時確實聽聞其府中有一女名喚秀兒,老夫見過也的確生得國色天香。不過此女並非子師所出,乃是其於外地為官之時所相識的摯友之後,其摯友故去,故此收其為義女養於府中。不過雖然子師兄有女名喚秀兒,但長安公卿大臣甚多,有女名喚秀兒的亦不在少數,老夫亦不知其是不是伯淵所要尋的那位。”
張繡聽完之後點頭道:“先生提供的訊息已經夠了,繡另有渠道打聽,應該就是此女無二了。”
蔡邕聽完之後點了點頭,說道:“你小子莫要耍什麼花樣,讓琰兒傷心。”
張繡見到未來老丈人這緊張行徑,當即笑了笑道:“繡自不會辜負琰兒。”
蔡邕說道:“這樣最好。還有,莫要喚老夫什麼先生這麼生分,雖然琰兒未嫁與你為妻,尚不能喚吾老丈人,現在就喚伯父好了。”
張繡聽得,立即笑著道:“小侄見過蔡伯父。”
之後張繡又陪蔡邕聊了一會,蔡邕卻是以整理藏書為由,很快就走開了。張繡又去見了一下蔡琰,兩人足足在一起呆了一個下午,直到天色已經微暗張繡才被蔡邕趕回府中。
且說李傕、郭汜等人率兵去討伐馬騰、韓遂等人,牛輔則被調回鎮守長安。如今的董卓不似歷史上一般大將死傷甚巨,傷筋動骨、無將可用。單單多了華雄、徐榮、張繡三員大將就可知道跟關東聯軍一戰,董卓的損失微乎其微。
而李儒曾向董卓建言,關東聯軍聯合起來董卓大軍尚不是對手。如今退回關中之後,關東眾諸侯各懷鬼胎,肯定會互相殘殺,待其打得筋疲力盡,而自己經過休養生息之後,董卓只需親提大軍,就可定鼎天下。
李儒的建議明顯是高明的,歷史上曹操於官渡大敗袁紹之後由於沒有能力一次過吞併袁紹所統領的四州之地,故此行郭嘉所獻之策,休養生息,靜待袁紹的三個兒子自相殘殺,待其殺得筋疲力盡之後,曹操大軍一出,四州之地立陷。
如今李儒給董卓的建議明顯與歷史上郭嘉給曹操的建議有異曲同工之妙,然這兩人所出之謀雖然相似,但結局卻是絕然不同。
第一百五十章 袁紹謀冀州(上)
做成結局不同的主要原因,其實就是李儒高估了董卓的自制力。董卓入洛陽之前,還是小心翼翼地謀劃,害怕會行差踏錯一步,就算入得洛陽,亦是如此。不停地拉攏士人,拉攏何進、何苗遺部,說降呂布等。但丁原一滅,沒有了對手的董卓就變得目中無人了,故此才有十八路諸侯討董。
而諸侯討董的時候沉迷於酒色的董卓終於清醒了過來,戰了幾場之後又聽了李儒的建議,遷都長安。如今退到長安,董卓又再無人威脅,享樂之心又起。由於長安宮殿比較殘破,滿足不了董卓享樂的心,故此建造郿塢一事就提上了日程。
儘管李儒反對了多次,無奈董卓心意已決,為堵李儒之口,董卓將建郿塢一事放到朝堂上讓百官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