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2/4 頁)
幫忙套取訊息看來,呂布定然對小女已經暗生情愫。待得與呂布承諾之後,再將小女送到董卓府上,再由小女從中離間二人,待得時機成熟,吾等再說呂布刺董,如此董賊可除,大漢可興也。”
楊瓚聽得,驚道:“司徒此計雖妙,但小姐名節……”
說到這裡,王允卻是打斷了楊瓚的話,說道:“為了大漢基業,何惜一女子。”
楊瓚聽得,深深地嘆了口氣,說道:“只是委屈了小姐。”
這時士孫瑞皺眉說道:“司徒大人此計雖好,但恐怕現在還非施計的好時機。”
王允聽完,點了點頭道:“君榮所言甚是,日間老夫就被董卓叫去詳述當日李傕與張繡兩軍交戰之事。李傕意圖欺上瞞下,欲取張繡性命,怎知道董卓又豈是輕與之輩,輕易識破李傕計謀,若非得李儒出言相助,恐怕李傕早已喪命。”接著王允又將日間之事詳細說了一遍。
士孫瑞聽完之後說道:“如今果然非用計之時,不過聽聞董卓欲在長安郊外建一郿塢以為享樂之用,以董卓於洛陽時貪戀酒色之勢態,瑞以為郿塢建好之時就是司徒大人用計之時。”
王允聽了之後點頭道:“君榮所言有理,如今我等只須低調行事,靜待時機。”
兩人同時點頭之後,楊瓚說道:“瓚觀張繡所行之事,均似忠義之人,司徒大人何不邀張繡一同謀董賊?”
王允聽了楊瓚的話後,搖了搖頭道:“張繡此人,老夫亦看不透,只知其非大奸即大忠。聽聞許子將曾評曹孟德曰: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但老夫以為張繡此人比之曹孟德,分毫不差,可能還猶有過之。”
士孫瑞聽得,說道:“觀曹孟德所行之舉動,實乃大忠之人,無論單身刺董、招兵舉義旗召集眾諸侯討董、還是單獨率兵追董賊。只可惜時運不濟,皆不成功也。”
王允聽完之後,嘆了口氣道:“大奸大忠,不到壽終正寢的一日,誰能說清。可能今日看曹孟德乃是能臣,明日他就是奸雄了。張繡此人不似呂布,有勇有謀,勇不亞於呂布自不必說,只觀其出身低微,而如今已是後將軍之職,更手握重兵,兩次與李傕交惡亦無事,可知其智謀非凡。”
頓了一頓,王允又說道:“再觀其麾下,有徐晃、胡車兒二將,當日虎牢關前與關東聯軍鬥將,單張繡及其麾下,就佔了一半。而且老夫亦知道,張遼與張繡麾下徐晃私交甚好,張繡本人與華雄可謂親如兄弟。更兼前日張繡與李傕交惡,使得張繡與呂布之間私交快速進展。老夫以為,張繡此人深通為官之道,小小年紀就老謀深算,若其成了除董賊之功臣,保不準為成了第二個董卓。”
第一百四十九章 王允謀算(下)
楊瓚聽得,說道:“司徒大人怕是言重了,張繡為民可與李傕大打出手,恐怕並非不忠之人。況且聽聞其與蔡伯喈一同救出東觀以及蘭臺藏書,可謂我士林之幸也。其雖是武將,但謀略見識皆不亞於朝中文臣,自不會似董卓一般粗鄙。”
王允聽完說道:“當日董卓入洛陽之時,何不是提拔我士林中人為官,蔡邕、荀爽、楊彪等人皆乃董卓提拔,就是老夫現在的司徒之位,亦是董卓提拔。可是當日吾等可想到董卓現今會行此禽獸之事,夜宿龍床、宮女、火燒洛陽、挖掘先皇陵墓。可以說每一條罪都足以令董賊滿門抄斬一次,但其手握重兵,吾等卻是奈他不何啊。”
頓了一下之後,王允繼續說道:“老夫離間董卓與呂布,卻是看中呂布此人有勇無謀,加之到時小女嫁與其為妻,老夫怎麼說也是他岳父,到時對呂布就更加好掌控了。但張繡不同,其有勇有謀,不易為老夫所掌控。如今看來張繡雖然乃是大忠之人,但老夫寧願棄而不用,而不欲日後局勢不好被掌控而出現董卓第二,到時以張繡之能,恐怕無人能制。”
楊瓚和士孫瑞聽得,同時點了點頭,說道:“司徒大人所言甚是。”
王允說道:“如此,到時董卓在朝會上提出建郿塢之時,吾等就出言相助,以取悅董卓,好使其早日享樂,沉迷於酒色,吾等好行連環計以誅殺國賊。”
楊瓚和士孫瑞一同說道:“但憑司徒大人吩咐。”
……
王允與楊瓚、士孫瑞三人的密謀暫且不說,這邊張繡告別了呂布等人之後回到府中休息,過了幾日卻是到蔡府去見蔡邕了。
現在的蔡府佔地甚大,蓋因從東觀以及蘭臺運來的藏書全數放到蔡邕的家中,再加上蔡邕自己的藏書,整個蔡府可謂成了名符其實的大漢第一圖書館,藏書接近三萬卷。自從蔡邕來到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