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這塊田地自然就不需要上稅了……原本應該由國家收取的稅賦,就變成當地的土紳收走,國家財政也就一日不如一日。
當然,願意主動去投身給別人為奴的人雖然有,而且不少,但在整個農民階層中還是佔少數。中國人的鄉土觀念極強,一片土地就是一個農民的命根子,一般人如果不是走投無路,不可能去做這種把身家性命全都送給別人的事情。
根據朱八的記憶,以前每年都有人來“詭寄”到馬家,但一年裡不過三五家人,不會太多……今年卻大不相同,朱元璋坐在小山坡上看了一陣子,才僅僅半天時間,就有三家農民過來“詭寄”,照這樣發展下去,從“春賦”開始到結束,起碼也得三四十家人“詭寄”到馬家,成為馬家名義上的長工。三四十家人,就代表上百畝的土地,大明朝的稅收,又要下降百畝了。
“旱災果然是更加嚴重了。”朱元璋嘆了口氣,“詭寄”的人變多,說明交不起稅的人變多了,這毫無疑問是大旱災帶來的效果,不過這並不是朱元璋最憂心的事情,他憂心的是制度的問題……
在天空中飄浮了幾百年當旁觀者,他已經看到了大明朝的許多弊政,其中就有士紳階級免稅給國家帶來的財政問題,這是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嚴重弊政,但即使是雄才大略的朱元璋也感覺這個問題難以解決!
為什麼?因為要修改這一條政令,就相當於與整個大明朝計程車紳階級為敵!
可是……如果不解決這個稅賦的問題,大明朝的財政就無法得到緩解,救不了這個國家……
朱元璋忍不住就會想:“如果現在讓我當上大明朝的皇帝,我要如何來對抗全天下計程車紳?像洪武年間那樣下令全部殺光?不行,肯定不行!洪武年間的情況與現在不同,當時我手握重兵,威望極高,才可以支使軍隊殺盡一切不聽話之人。現在就算讓我當上皇帝,整個國家的軍隊也無法做到全部聽我的,與全天下士紳作對的唯一後果,就是某個大將軍帶兵造反,然後群臣呼應,我將孤立無援……被叛軍殺死之後另立新君。”
算了,現在想這個為時過早,我還只是馬家的一個放牛娃,身份太過低微,目前還沒有找到拯救大明朝的入手點,想太多也是沒用的。
朱元璋剛想到這裡,突然聽到小山坡腳下有幾個長工在大聲叫喊:“朱八,你快回來,齊管事找你有事?”
“哦?”朱元璋來了精神,牽起大黃牛,趕緊回了馬家偏院,徑直向著齊管事的小屋走去。
只見齊管事的小屋裡人還不少,除了齊管事本人,還有楊超,另外還有三個中年農民,都在四十歲以上,滿臉風霜之色,粗手大腳,老實巴交,一句話都說不清楚的那種。朱元璋一眼就認出來,這幾個人都是今天早上來馬家“詭寄”的鄉民。這三個人看起來雖然老實,其實未必,若是真的老實巴交,誠實憨厚,怎麼可能跑來“詭寄”?
“準備一下,跟我一起去趟縣衙門。”齊管事對著朱元璋道:“我要帶這幾個人去衙門辦點手續,你和楊超都跟我去,給我幫襯著點。”
朱元璋何等的聰明,只聽了這一句話就明白了,齊管事這是打算帶著這幾個人去明目張膽的逃稅了。他隨眼向桌子上一掃,果然,桌上有三份剛剛寫好的賣身契,內容一模一樣,大意上是本人張某某、本人李某某、本人劉某某現在自願賣身到馬家為奴,家裡的田地贈送給馬家云云……後面畫了丫,蓋著手指印。賣身契下面還壓著幾份地契和房契,都已經寫好了轉讓憑據。
三個老實巴交的農民還帶著自己的戶籍戶貼,上面寫著自己是哪鄉人、丁口、姓名、歲數、性別、田宅、牛畜備載……這些東西是很重要的,在大明朝,你必須得有戶籍戶貼,不然走不出幾里地,就被得官府給抓去充軍。
這是朱元璋自己親手搞出來的制度,再熟悉不過。這幾個農民既然已經簽了賣身契,他們的戶籍戶貼就必須修改了,而普通人是沒有資格自己改的,這戶籍要是可以自己改,還得了?要改這東西必須去衙門,由負責文書處理的師爺來改,改完了還要蓋上衙門的大印。
朱元璋心中再次升起一股怒氣,這些人是在恣意侵害大明朝的利益。如果換了上一世手握大權的朱元璋,此時已經下令將這些人全部推出去斬首了,但此時的他只能忍耐,眼神中怒氣一閃,就被他飛快壓下,轉而變成平靜之色。
旁邊的楊超見他似乎眼神有異,但認真一看又什麼也看不出來了,他會錯了意思,還以為朱八這個人傻,不知道眼前發生了什麼事。他急於在齊管事面前表現一番,打壓朱八,趕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